终于能做到“全面的监督”
自2008年被称为“网络反腐年”以来,由网民曝光的社会事件层出不穷,网民通过网络实现了自己的监督权利。2010年发布的《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亦首次肯定了网络监督的作用。中央纪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吴玉良就曾公开表示,中央纪委监察部门高度重视互联网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中的重要作用,把它作为反映社情民意的窗口。同时,他指出要注意核查从新闻媒体和网络舆情反映出来的案件线索,重视发挥包括网民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我国在多年的反腐败斗争中已建立了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各项制度,然而从检察机关办案的数据来看,腐败现象并没有得到非常有效的遏制。而滋生腐败的根本原因是权力得不到有效监督制约。有专家指出,监督权力运行的方法和手段很多,舆论监督包括网络舆论即为其中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
在这个用键盘发表情绪、用鼠标拉紧神经的网络年代,由于“瞬间万里”的传播,那些行为不端的政府官员最容易成为头条新闻。正因如此,在许耀桐看来,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监督终于能做到“全面的监督”,在他眼中,网络监督是最具权威、最有效的形式,因为“谁都不敢冒犯,谁都不敢忽视”。许耀桐认为,作为目前社会的一个最大主体,很多网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可以说,网民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股新力量,而且越来越强大。在他看来,网络问政、网络监督是一个潮流,如果实现制度化、常态化,就会显示出它强大的效能。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反腐败与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晖教授指出,舆论监督的最大特点是公开性,虽无法律监督的强制性,但它的威慑力常常是意想不到的巨大,社会上流传的“不怕控告,就怕登报”之说,就表明了舆论监督的威慑力量。显然,中央对此也非常重视。2010年3月中共中央下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就规定了组织人事部门应把新闻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反映的线索清楚、内容具体的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问题,作为重要依据,必须进行调查处理。
许耀桐认为,舆论监督特别是网络舆论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有力手段。“现在通过网络可以收集到很多群众声音,可以供领导决策;网民发现问题就‘拍砖’、‘灌水’,这对政府工作是一种很大的推动。”许耀桐说,现在很多领导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浏览一下当天发生了什么新闻,“因为网络社会对领导者素质要求非常高,要求当政者更多地听取民间的意见。”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