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警用校车”引多方激辩 被指借公共资源谋私利(2)

2011年12月01日 01:33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延伸

  租车岂是完结

  现实中,类似的单位福利,其实俯拾皆是,公车接送孩子,也并非偶然现象。然而,惯例其实并不意味着合理,就算上下学期间“警车”闲着也是闲着,用来接送警察子女,似乎也是物尽其用,免得浪费。不过,警方毕竟不是私人公司,警车也绝非私产。既然警方是公务部门,警方的运营经费均来自纳税人,那么,即便确有“警用校车”的需求,其实也首先应该征得纳税人的同意,毕竟,警车的折损和油钱,归根结底全是要纳税人埋单的。

  某种程度上,“警用校车”不过是再度曝出了公权私用的冰山一角罢了,孩子上学虽然是大事,但却终究是私事,既然警方的双职工孩子上学可以警车接送,那么,照此逻辑,警察家里的其他私事,岂不同样可以成为征用警车的理由,现实中,除了“警用校车”,是不是还有更多的“警用旅游车”、“警用婚车”甚至“警用私家车”……恐怕也更需追问。

  事实上,尽管深圳警方已经停止用警车接送职工子女,而是改用社会车辆,但租赁社会车辆,租金恐怕还是公家出,用的也仍然是纳税人的钱。不用公车,改用公款,居然就可以如此理直气壮,“警用校车”背后的问题看来还不只是“公车私用”这么简单。

  武洁

  理解

  承载关爱善意

  所谓公车私用,是指“机关事业单位的汽车被私人使用”。其有两个重要的判断标准,其一是属于单位领导、干部职工及司机利用职务之便的个人行为,其二是为个人办私事、谋私利所用。对照以上两条标准,“警用校车”显然不在公车私用之列。首先,警车用于接送单位职工小孩上下学,肯定是集体的决定,而非个人行为;其次,警车用于接送单位职工小孩上下学,也是公务活动,而并非为单位某一个人及其家属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城市交通状况不佳,校车偏少且管理不善的情况下,深圳边检总站用警车替代校车,以此保证单位职工小孩上下学的便利与安全,释放出了维护职工利益的善意。之所以有网友会对“警用校车”提出了质疑,是因为边检机关及警车的特殊性,历来都是引起民众关注的焦点。试想,如果是一般单位用普通的公车,去接送单位职工小孩上下学,想必人们非但不会去“鸡蛋里面挑骨头”,反而还会为之鼓掌。因为此举解除了单位职工的后顾之忧,体现了单位对职工的关爱。

  当然,尽管“警用校车”载满了善意,也存在不合理之处。首先,用警车替代校车,违反了国家有关校车的规定,必须予以制止;同时,即便是警车用于接送单位职工小孩上下学,是在执行公务,但并非是用于出警,属于“不务正业”,当予以纠正。可见,深圳边检总站及时叫停“警用校车”,是非常正确的,但与公车私用无关。相反,“警用校车”的出现,又给有关部门提了个醒:给学校配齐配足合格的校车,确保孩子们上下学方便、安全,已显得刻不容缓。

  汪昌莲

  建议

  思路可以嫁接

  仔细分析上述边检部门“用警车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做法,却未必不能向校车改革和校车安全领域“嫁接”。

  上述“警车接送孩子”之事,最大的问题和最大的不当之处在于“公车(公共资源)私用”,如果类似的理念和做法能完全推广到全国,哪怕不能推广到全国即使是一个城市的全体市民百姓获益也是可以的,如果一个城市的全体职工及上学子女都能享受到“警车上下学待遇”,网民和公众还会不满吗?恐怕不仅不是反面例子反而会成为正面宣扬的典型。

  循着这种思路我们就会发现,如果将当地边检部门对本单位职工及子女的“三点考虑(照顾)”,完全套用到今后的校车改革和保障校车安全的领域,这恰恰是公众所最为期待的,也是公众呼吁的未来“校车模式”。未来的校车至少也要基于为“家长方便、孩子安全、减轻负担(多一份公共福利)”,这样的思路和思维不正是公众梦想和期盼的“校车模式”吗?

  日前,国务院有关方面正研究制定学校校车安全条例,公安部交管局秩序处处长李哲称将会赋予校车跟公交车同等的路权。这是政府尊重公众吁请、着眼现实和以人为本的写照,但在未来的“校车安全条例”上,不妨就借鉴借鉴当地边检部门“保障本单位职工子女的思路”,不仅要让校车有公交车的路权还要让它有警车的安全和“特权”,还要有乘坐警车的“免费”。只要一些政府部门少一些为“小圈子”谋利的冲动,多一些谋利于社会公众的意识,今后彻底解决校车安全问题,让家长更放心、孩子更安全将有日可期!

  毕晓哲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