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广州打工的小王在围观白云区城管执法行动时,因看到一名城管队员涉嫌暴力执法,便用手机拍摄,突然遭到一群男子围殴,手机被强行格式化,还被要求写检讨。事后相关负责人表示,事件由误会引起,会对小王作出经济赔偿和诚恳道歉。
好一个“误会”!问题是,怎会轻易误会?这不禁让人想到“临时工”一词。不少事件中,发生问题时“临时工”随时随地可以“挺身而出”,扛下责任。但用多了就容易引发怀疑甚至质疑,如今只要一听到“临时工”三个字,人们就会想到“替罪羊”。于是,相关负责人又祭出了“误会”这块挡箭牌。
但万变不离其宗,“临时工”也好,“误会”也罢,都是一脉相承的思维,可以说统统打上了逃脱或减轻责任的烙印。也就是说,犯了错,即便是违法了,有关部门不仅不深刻反思,反而百般袒护真正的肇事者,掩盖问题源头。“临时工”有了“继承人”,“误会”之后,还可能有新“马甲”取代,离常规管理和处罚机制越来越远,便宜的是肇事者,越发受伤的是公众。
公职人员不可能完全不犯错,关键是,要有起码的管理和问责态度,负责、客观、公正地处理。如果连起码的态度都没有,何谈公正做事?只会陷入本末倒置的泥潭,失去公信力。(李万友)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