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出书
“希望摊贩有职业道德”
新京报:你的书里大量揭露路边摊,这些内容是否有证据?
宋志刚:我这都是真的,我对我出版的书中的每一个字负责。
新京报:你不吃路边摊吗?
宋志刚:上大学那会儿,我也爱吃路边摊,吃烧烤、麻辣烫,可现在再不吃了,因为见得太多了。
新京报:你看到的是什么?
宋志刚:有个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是卖菠萝切块的,手上被菠萝扎得全是血口子,可还在盐水里泡菠萝,买的人还不少,生意挺好。我看得心惊肉跳,问他们那片儿同事,怎么能让他卖吃的?这个人后来被有关部门救治了。
新京报:这种情况多吗?
宋志刚:有病的小贩肯定是个别的,不能代表整体。但路边摊的原材料、加工过程,值得推敲的地方太多了。
还有麻辣烫,讲究老汤,我亲眼看到过汤锅里的烟头。有的摊贩还从锅里把食物夹出来,尝尝入没入味,再扔进去。如果你亲眼看到了这一切,你还会吃吗?
新京报:要是普通人想吃路边摊,怎么区别哪家卫生不卫生?
宋志刚:还是那句话,除非你认识这个小贩,知道他的职业道德水准和身体健康状况,否则很难区分。
其实,也可以算算账。羊肉多少钱一斤?烤串多少钱一串?赔本生意没人干,他们有的就是用流浪猫狗肉。
新京报:没有小商贩值得同情的吗?
宋志刚:也有摆摊是因为生活困难的。那个修车的大姐,丈夫得了尿毒症,孩子还得上学。但有的也缺斤少两、坑蒙拐骗。比如卖手机贴膜的,十几块钱进来的贴膜,骗人说是进口货,要几百块。
新京报:有人觉得,你这么写,很可能断掉路边摊的活路。
宋志刚:我就是想给大伙提个醒儿。如果你认识卖盐水菠萝的,知道他身体很健康,那么你可以买。可问题是,有多少人了解路边摊贩的健康状况呢?
另外,真希望无照商贩们也都能看看,看完多讲点职业道德。如果自己有病,就别卖吃的了,卖点日用品,比如手套,行不行?
本报记者 王姝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