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波12月7日电(记者 何蒋勇)从劳动力市场招来的工人,要么不会干活,要么偷懒不干活,工厂老板自然要把这样的人辞掉,但对方却异口同声地要起了“误工费”“打车费”,老板见对方人多势众,只好花钱息事宁人。
是招工真的如此艰难了,还是其中有诈?近日,这起涉案被告人多达27人的寻衅滋事案由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在海曙法院公开审理,这伙专门以招工不录用为幌子而讹钱的非法分子,其“赚钱”招数也浮出水面。
劳动力市场成不劳而获的“据点”
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鄞奉路的劳动力市场一直是宁波市几家工厂招工的重要平台。但从2010年6月起,多家工厂在这里召去的工人不是录用不了,就是录用了后偷懒生事,或者企业明明只招三四人,工人一去却就是十多人。有些人甚至刚进厂就去食堂抢饭吃,并要求安排住宿,另外还提出很高的薪酬要求,这让企业主不得不把他们辞退。
然而,被辞退似乎是他们早就预料到的事。一说到工厂不要他们了,他们就开始起哄,要求补偿过来的路费、误工费等。很多企业主被他们闹得心烦,甚至工厂正常的生产秩序都被打乱,只好每人发个一两百元了事。有些企业主见事情闹大,还报了警,但民警也只能对此进行调解,最终还是由企业主拿出点钱息事宁人。
在2010年10月底的那次则闹得更大,镇海区九龙湖镇的一家五金厂内,新招来的员工因为影响了生产秩序,和老员工也发生了冲突,混乱中有人还受伤进了医院。经当地的村委会、镇调解委员会协调,最终这家企业赔偿给闹事的六名被告人共2.6万元。
随机搭伙,27名被告人来自全国12个不同省市
这27名被告人分别来自安徽、江西、江苏、云南、河南、湖北等12个不同的省份,年龄大多数集中在30几岁。个别的,最大一位已47岁,最小的则刚满20岁。他们也没有特别固定的团伙,一般都是六七个人、十几个人一伙去“做事”。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原先都是来劳动力市场找工作的,也正是在那里,听说了这么一种“赚钱门路”,于是也跟着几个领头的一起去工厂浑水摸鱼。
据几位被告人交代,他们在劳动力市场等着企业来招工,不管做啥都说自己会做,然后就十来个人一起挤上企业来接工人的车子。有时候招工方明确表示不需要这么多人,他们也赖在车上不下来,招工方只好把他们都带回工厂。到了工厂他们就挑三拣四,嫌这嫌那,烦得工厂不愿意招聘他们,此时就会有个带头的要求赔偿路费、误工费,其余人也一起跟着起哄。
就算企业真的工人紧缺,留下了他们中的几个人,他们也会在工作时偷懒、故意引发矛盾,总之就是逼着工厂辞退他们,“让工厂留你不容易,让工厂赶你走还不容易么?”一名被告人这么交代。而一旦工厂要辞退他们,他们就又有理由索要工资等费用。
“不用干活,也能拿到和干活的人一样多的一天的工资钱。”被告人说,“于是就选择了这个偷懒却还能拿钱的方式。”
招工方:生产秩序受到严重影响
这些案件的受害单位集中在宁波市鄞州区,也有几家在江北区、镇海区和奉化市。他们都是在劳动力市场张贴了招工信息或者亲自去劳动力市场招人,却没想到招来的是一大堆麻烦。
除了镇海九龙湖镇那次外,另外的十几起案件中,各家企业的赔偿金额都在1000元至4000元不等,每个闹事的被告人拿到手的也就几百元左右。工厂是为了花点钱息事宁人,而这些被告人则只要能不干活拿到钱就成,因此每个被告人的涉案金额都不算太大。但是他们造成的社会影响却远远不止企业损失的这些赔偿金这么简单。
“他们一闹,工厂就没法开工,生产秩序被严重扰乱不说,我们以后都不敢去劳动力市场招工了,因为也听说别的工厂从劳动力市场招来的工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其中一家受害企业的负责人在接受民警询问时表示。“他们把整个市场的风气都搞坏了,这样子真正受害的其实是诚心诚意去劳动力市场找工作的外来务工者。”
在法庭上,公诉人也对这些被告人扰乱正常的生产秩序、破坏劳动力市场和大部分外来务工者形象的行径进行了谴责。
经过一天半的审理后,海曙法院与今天(12月7日)上午作出了判决。法院认为,该27名被告人与他人合伙强拿硬要他人财物,情节严重,均构成寻衅滋事罪。根据27名被告人参与犯罪的次数、涉案金额和认罪态度等多种因素,法院分别作出了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至两年半不等的判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