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发工资,谁就是老板
“有票的话,明天就走。”将工资往口袋里塞好,单志华和工友出门吃饭,他们并不打算庆祝。“江西那边又有朋友打电话了,刚揽了点活,让我们去帮忙。”
经历这次讨薪事件后,单志华不想再跟现在这个包工头干活。他的下一个老板,正是江西那位请他帮忙的朋友。
“他也是个包工头。”单志华告诉记者,包工头负责揽活、组织队伍、垫付工资,单志华这些人负责具体施工。“包工头也不容易。”单志华说。
在东城摩尔工地上,单志华的包工头带着20多个木工,按面积包工施工。根据施工进度快慢,工人日工资在180元-200元之间。而这20多个木工,又分为两个班组。“班组长其实也是包工头”,单志华说,与包工头不同的是,班组长本身也干活。
“建筑公司一般只有施工资质,不养施工队。”济宁一家建筑公司的副总经理陈民告诉本报记者,在拿到项目后,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具体负责施工,一般会有一些合作相对稳定的施工队。
“这些施工队可能是由老乡组成的,也可能是熟悉的工友,他们组成一个独立班组,班组长或包工头代表工人与建筑公司项目经理打交道,和建筑公司达成劳务包工协议,包下一栋楼的主体施工或是楼面粉刷的施工。”
东城摩尔工地上的刘军与另外30多个工友归同一个包工头管理。刘军是钢筋工,带他来工地的包工头是他老乡。“包工头给我们发工资,我们听他指挥干活。”当然,包工头有大有小,数量不等,“一个工地上可能有很多层包工头”。
刘军们朴素地认为,谁直接给自己发钱,谁便是老板。正因如此,刘城“跑路”后才让他们意识到,他才是这里真正的老板。
选包工头,关键看人品
按照法律规定,像包工头这样不具有用工资格的个人,是不能与工人建立劳动关系的,建筑工人的正式劳动关系应该和与自己最近一层的劳务公司或建筑公司建立。事实上,这一规定往往浮于纸面。
和制造业、服务业等广泛使用农民工的行业不同,大部分建筑工人雇佣关系的确立是在老家村庄完成的,工人出门前,带他们出来的包工头就和他们讲好工钱、什么时候发工资,有时候甚至不讲工钱,只有一个模糊的承诺。这种状况,完全是建立在乡土社会的熟人信任的基础上。
“选择包工头,关键看人品。”攀谈中,几位工友说,选择跟谁出来干活,一般先会向认识他的人打听一下,这个包工头为人怎么样,工资发放及时不及时,会不会克扣工资。至于具体是什么工地、干什么活,一般都是到了才知道。
“要是真不想给你工资,签了合同也白搭,像刘城似的一跑,上哪里去找?”单志华说。
建筑工地多、劳动力整体吃紧的形势,让农民工不担心找不到工作。曹洪是天津的一位项目经理,手下有100位农民工。他坦言自己就是包工头,既包工也包料,属于“大包工”。
“包工头心里都明白,只有工人肯跟着自己干才能挣到钱。”曹洪说,很多包工头都是根据带的工人多少赚“人头费”,要是今年不及时发工资,明年肯定没人跟着干了。
之所以能够默认日常被欠薪,与包工头的熟识与否在工人看来很关键。
要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包工头找你,你会去吗?
“肯定不会!”单志华回答得很干脆,“要是跑了,去哪儿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