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冰灯”
品牌亟需保卫
据介绍,从事冰灯和冰雪景观制作的人员都采用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缺少专业培训。冰雕师一般由工艺美术师或者雕刻师担任,冰灯制作工人大都是木匠和瓦匠转行而来。近年也有一些农民工加入到这个行业中。
每年冰雪节前,都有我市某些冰雪游乐园来找杨宝权,要求制作冰灯和冰雪景观,但他几乎没接过。在他看来,近年来,我市冰灯制作的趋势是规模宏大,但制作相对粗糙,“随便找个工人拎个铲子就能干”,对业内人士来说,缺少技术含量。
人才外流也正在影响我市冰灯制作的质量。据市冰灯办设计室主任侯卫东介绍,2011年是兔年,冰雪节期间全市大街小巷制作了大约5000个以兔子为主题的冰雪景观,其中90%都不合格,“甚至认不出是兔子”。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冰灯主管部门须对全市冰雕雪塑统一规划设计,合理布局;另一方面也须加强冰灯制作企业的管理和人才培训。
全国各地都举办冰灯展,会不会动摇哈尔滨的“冰雪产业中心”地位?市冰灯办主任王旭海告诉记者,南方地区和国外搞室内冰灯展,展出面积一般在1000到2000平方米,持续时间也不长,构不成对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的威胁,反能起到宣传推介“哈尔滨冰灯”的效果。不过,目前很多地方搞室内冰灯展都打着“哈尔滨冰灯”的旗号,我市亟需保护“哈尔滨冰灯”这一珍贵品牌。
“世界冰灯标准”哈尔滨定
据了解,今年我市确定市城管局为全市冰灯制作的主管部门。市城管局之前也承担冰灯制作管理部分任务,已对拟出台的《哈尔滨市冰雪艺术管理(暂行)办法》多年调研,拟定了初稿,目前该《办法》已上报市政府法制办。
据市冰灯办副主任付杰介绍,推动《哈尔滨市冰雪艺术管理(暂行)办法》出台的同时,市冰灯办正在拟定《冰灯建筑规程》和《冰雪行业管理作业标准》。这两部规范将对冰灯及其他冰雪景观的制作工艺和流程进行非常细致的规定,将成为指导全国乃至世界冰灯及其他冰雪景观制作的行业标准,对于推动我市冰雪产业从提供基础服务、提供设计与技术,向提供行业规则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办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把“哈尔滨冰灯”作为“一个品牌”管理,今后凡以“哈尔滨冰灯”名义进行的室内冰灯展,其设计方案均须报哈尔滨市冰灯办审批。
最大一宗“文化出口产品”
根据《办法》,我市将对冰灯及冰雪景观制作公司进行资质管理,根据不同公司的设计、施工水平不同区分资质,达不到最低要求的冰雪景观制作企业将被清出市场。制作冰灯和冰雪景观的人员也须职业资格认定。
对冰灯制作企业进行专业资质管理,作为企业代表的杨宝权非常赞成。他表示,现在专业从事冰灯和冰雪景观制作的企业确实缺乏资质认定,施行资质管理对于企业发展将是好事。他建议,对于不同资质的企业应对其从事冰灯和冰雪景观范围进行限定,譬如有较高资质的企业可承接国际项目,资质较低的只能承接国内项目。
杨宝权认为,《办法》毕竟是一部地方性法规,对于外地,乃至国外城市的冰灯和冰雪景观制作的招、投标,没有任何约束力。如果一味严格管理也可能导致一些冰灯和冰雪景观制作企业为了逃避管理而迁出哈尔滨。所以加强管理的同时,我市也应加强对冰灯制作企业的保护和扶持,推出一些譬如延请哈尔滨企业制作冰灯允许使用“哈尔滨冰灯”品牌、帮助企业进行工人培训和提高冰灯制作工艺水平、建立公正权威的评价体系等措施,真正形成掌握在哈尔滨企业手中的冰灯及冰雪景观制作核心技术,在推动传统冰灯艺术发扬光大的同时,保护好哈尔滨这最大一宗“文化出口产品”。(撰文/记者 陈程 摄影/记者 张大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