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多家“中字头”机构借证书敛财 未在民政部门登记

2012年01月06日 05:2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多家“中字头”机构借证书敛财未在民政部门登记
各种“中字头”机构颁发给张振中(化名)的职务或资格证书。记者 来扬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他们竟然利用报纸的名义做幌子骗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是第一次遇到。”

  对张振中(化名)来说,近半年讨要证书的经历可谓费尽周折。这位业余喜爱作诗、书法的退休医生曾一度因为多家机构找上门来让他赐稿而感到高兴,但在发现这些打着“中字头”名号的机构只注重收费而不发证书的情况后,他开始对这类作品征集活动产生警惕,并向有关部门举报。

  中国青年报记者经调查发现,给张振中发证书的多家“中字头”机构并未在民政部门登记,且其所颁发的相关证书,也未经权威部门认可。

  盖满“红帽子”的邀请函

  年过七旬的张振中是一名文学和书法爱好者,退休后,经常创作一些作品,“在诗歌界也有些名气”。但正是在诗歌、书法界的名气,让他在一场借“建党90周年”为名的艺术大典活动中,“赔了作品又费钱”。

  2011年5月25日,一封名为《献礼建党90周年艺术大典》的邀请函寄到了张振中的手里。该邀请函看着像是一份“红头文件”,邀请函下方盖着4家举办单位的公章:中国艺术文化普及促进会专业人才管理发展中心、全国艺术文化专业考评专家委员会、商务时报社、中国企业新闻网。

  “商务时报社给我寄来一封邀请函,落款处印满了举办单位的公章。但我的本职工作是医生,退休后被民营医院返聘,平时工作很忙,就没把邀请函当回事儿。”

  毫无征兆地收到邀请函,张振中不禁产生了疑问——“他们是怎么知道我的?”

  后来,张振中从商务时报社一名薛姓工作人员处得知,因为他的作品曾在2008年被一个名为“中国文化管理学会”的组织编入一本名为《共和国经典诗词格言选萃》的书中,举办方正是按照书中的介绍找到他的。

  一个月后,张振中接到了一名自称商务时报社工作人员薛某的电话。

  “他问我来不来。我不可能放下患者就去参加这个活动,平时也只是抱着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心态去作诗、写字的,就回复他们去不了。”张振中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在得知张振中没有参加意向后,薛某开始和张振中套近乎、认老乡。

  为了“关照”老乡,薛某让张振中将书法作品寄过来,表示如果通过协会的专家认可,可以办理相应的艺术资格证书和作品润格证书。随后,张振中将自己的相关材料与四幅书法作品寄给了薛某。

  一周后,薛某通知张振中:“专家组初步认为可以”。

  “我感觉他们的活动是报社举办的,而且还有‘中字头’机构联合举办,肯定不会有暗箱操作,就相信了。”张振中说。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官志雄】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