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工头节前发“白条” 高龄13匠“抱团”讨薪
中新网徐州2月21日电 (李东艳 王秀福 王文睿)2月20日,徐州市铜山法院茅村法庭来了13名特殊的当事人,他们中年纪最大的已经68岁,最“年轻”的也年逾五旬。这群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老工匠们受雇为一家汽车4S店砌墙时,因总承包方卷走工程款,包工头节前发“白条”,通过齐心协力,团抱一起求助法院,要回拖欠的工资。
13名老工匠都来自徐州市贾汪区同一个村庄,因为当地盛产石材,祖祖辈辈传下来一门叫做“打石硷”的手艺。所谓“打石硷”,就是用不规则的石材不经加工平整直接砌成地基墙。近十年来随着现代建筑工艺的不断提高,砖瓦和钢筋混凝土逐渐取代“石硷”成为筑墙的首选,这门在小山村里代代相传的工艺也几乎绝迹,只有些高龄的老人还能熟练掌握。近年来随着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明显,“石硷墙”又重新在城市里受到青睐,这些老工匠们开始结伴外出打工。
这13名高龄老工匠随着包工头赵某来到位于繁华闹市的一家汽车4S店,为该店砌石墙,不到20天便完工了,大伙等着结款时却横生枝节,4S店的总承包方卷走了工程款再无音讯,包工头赵某因为没钱发工资,只能给13个老工匠发了“白条”。眼看着临近春节却无法拿到自己的血汗钱,老哥儿几个合计后一纸诉状将包工头赵某告上了法庭,分别索要400元至1700元不等的工钱。
铜山法院茅村法庭立案后法官立即约谈了赵某,赵某认为自己也是一名受害者,称自己没钱支付13个老工匠总额不到8千元的工资。此后,赵某便更换了电话号码到外地承包工程没了音讯。
为了让这些高龄老工匠尽快拿到工资,承办法官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上门寻找赵某,但总是扑空,赵某家中只有年迈的老父在家看门。法官立即转换了办案思路,带上几名原告上门对赵某的老父亲做工作。看着和自己年龄相近却被儿子拖欠了血汗钱的老民工们,赵某的老父亲被触动了,不仅主动提供赵某的联系方式,还将其劝回,当面斥责儿子“见利忘义”。
在亲情和法律的双重攻势下,赵某终于招架不住。赵某坦言,现在手头的资金全部押在另一处工程上了,确实没钱,但承诺一定在4月中旬将钱如数交到13个老工匠手中,如果逾期,将给每人支付200元违约金,13名原告接受了赵某的条件。
2月20日,赵某与13名老工匠一同来到法庭,在以赵某的承诺为内容的调解协议上分别签字捺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