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九成公众不满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现状 专家吁立法

2012年03月21日 08:47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曾有评论称,“郭美美事件”使中国的慈善事业倒退了许多年。这一事件使公众对慈善事业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如何规范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

  有数据显示,2005年之前,除了大灾年份,中国每年慈善捐赠都在几十亿元左右,2006年达到100亿元,2007年达到309亿元,2008年高达1070亿元。但近几年来,慈善组织公信力下降,社会各界强烈呼吁应对慈善事业和慈善组织进行规范管理。

  “制定慈善事业促进法有利于规范慈善捐赠活动、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弘扬社会关爱之心、促进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利明近日向记者表示。

  王利明介绍,目前,我国涉及慈善事业以及公益捐赠的法律法规包括公益事业捐赠法、红十字会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企业所得税法等。虽然这些法律法规对于规范慈善事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它们彼此之间并不完全协调一致,存在交叉、重叠甚至矛盾冲突的现象,不利于对慈善事业的管理与规范。

  据悉,民政部《2010年全国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现状报告》显示,全国有42%的慈善组织没有专门的信息披露办法,37%的慈善组织没有专人负责信息披露工作,90%的公众不满意目前的披露程度和方式。

  “这些问题都反映出现实需要尽快制定一部专门的慈善事业促进法来规范各类慈善活动。”王利明说,目前慈善机构缺乏相应的监管制度,管理较为混乱。一些富人也希望捐款,但出现“善门难开,善门难进”的现象。一些私人慈善组织在设立过程中,因难以找到挂靠主管机关,导致成立中遇到很大困难。有的慈善机构内部管理不透明,在慈善组织的监管审核、确保善款使用公开和透明等方面,仍有亟待完善之处。有个别慈善组织甚至曝出丑闻,一些捐款不知去向,使得企业和公众对慈善的热情受挫。

  王利明认为,制定慈善事业促进法能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目前我国社会上仇富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通过制定慈善事业促进法,鼓励富人慷慨解囊、大力兴办各种慈善事业、捐资助学、济贫解困、安顿流浪人士,这些做法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贫富分化的状况,但至少可以缓解社会矛盾,改善富有阶层的形象。慈善事业正是一个重塑富豪阶层整体形象的有效方式,通过发展富豪慈善事业促使其承担社会责任,从而赢得国人尊重、逐步改变老百姓的仇富心理,这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极为重要。”

  怎样管理和监督慈善组织?怎样确保慈善资金流向的公开透明?王利明认为,这些公众格外关注的问题,都应该是制定慈善事业促进法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王利明介绍,制定慈善事业促进法必须要规范慈善机构的设立条件和设立程序,也必须要明确慈善组织内部的管理与监督。具体来说,一是要完善监管制度,实现慈善捐款的透明化管理,对于每一笔捐款的去向,都必须有详细的记载和追踪;二是要加强对慈善机构设立的监管,禁止未依法成立的慈善组织公开向社会募集资金。目前由于慈善组织设立的程序较为复杂,导致大量的民间慈善组织并未进行注册,从而游离在法律的边缘。其中有些确实从事慈善事业,还有一部分则是以慈善为名进行敛财。在制定慈善事业促进法之后,凡是未依法成立的慈善组织,就不得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以杜绝一些以慈善为名的组织从事非法集资活动,保障国家金融秩序;三是资金来源和去向的公开化、透明化。慈善组织必须具有较高的社会声望,才能够吸引社会捐款。而慈善组织内部决策实行公开化和合理化,让捐款人知道自己所捐的每一笔款项的最终流向和作用,才能够鼓励人们进行慈善活动。

  王利明认为,慈善事业促进法要明确规定慈善组织从事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明确慈善组织未按法律、法规和章程规定使用财产、不履行信息公布义务或者公布虚假信息,或以营利为目的进行活动、以慈善名义进行与慈善宗旨无关的活动、泄露捐赠人、被救助人个人隐私等行为,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同时还应明确,具有募捐主体资格的组织擅自改变所募捐财产用途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假借慈善名义骗取钱财的,私分、挪用或者侵占慈善财产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记者于呐洋)

【编辑:张尚初】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