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揭开购彩内幕:夸大中奖概率引诱彩民投机
中国内地目前有2亿到4亿的彩民,问题彩民大概超过700万。专家揭开购彩内幕——夸大中奖概率 引诱彩民投机
3月25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彩票事业研究中心发布了“彩民行为网络调查”结果。数据显示,中国内地有2亿到4亿的彩民,问题彩民大概超过700万,其中至少有43万人重度购彩成瘾,被称为“严重问题彩民”。
从2009年到去年,我国彩票的销售额就从1000亿元增长到2215亿元,整整翻了一番。彩票销售节节攀升的同时,这些严重问题彩民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倍投已成常态
每天一早,老杜都会准时守在他位于中华路上的福彩投注点,等待彩民前来投注。他从事彩票销售将近十年了,和周围一些彩民早已成了朋友。
“开始做的时候,电脑福利彩票也是刚推出,很多人都只买过那种即开型的彩票,根本不知道该怎么玩。”老杜回忆道,“那时候的销售额就是现在的一个零头。”
不过渐渐地,人们熟悉了这个“游戏”。500万元的大奖在当时也是一个相当大的诱惑。“我认识的不少人,都是从七八年前就开始买彩票了。”
然而真正让老杜的投注站生意好起来的,还是在2007年底的一次福彩开奖。当年11月28日,福彩双色球第2007139期开奖,来自甘肃的一个彩民凭借一张20倍投的单式票和一张“6+16”的复式票,一举拿下了1.138亿元的巨奖。
“从那以后,倍投就成了不少彩民的习惯动作了。”老杜说,“10倍、20倍是常态,50倍、80倍地买我也遇到过。”
倍投增多,直接反映在了老杜的销售成绩上,“2008年的销售额要比2007年多一半。”
倍投增多,也直接反映在了巨奖的出现频率上,从2007年至今,福彩双色球共开出了9次超过亿元的巨奖,去年的11月更是开出了5.65亿元的史上最高奖金。
多年期期不落
昨天下午3时许,一个50岁左右的彩民来到老杜的投注点,和老杜寒暄几番后,递上20元,说了句:“照旧。”
老杜显然心领神会,熟练地在机器上打出一组号码,按下10倍倍投,打出一张彩票。
“他已经买了六七年了,每次都买一组相同的号码,我早就背下来了。”老杜说,“不光他,还有好几个彩民也是这样,他们的号码我也背下来了。有的时候我远远地看到他们走过来,就直接帮他们打好,他们到了跟前,马上就能付钱拿票。”
除了“坚守派”,还有不少彩民是“研究派”。“下班时间经常能遇到,他们拿着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全是数字,都是他们一天研究下来的结果。”
“我比较熟悉的几个彩民,都是期期不落的。”老杜说,“有一次,有个彩民来晚了,我电脑都关了。他还是硬要我再开机帮他买。他说,买了这么多年,万一这次开奖恰好是这个号码,岂不要吐血?”
那么,铁杆“彩迷”有没有中过大奖呢?“中了大奖还会再来买吗?”老杜笑了笑,“七八年了,他们都没中过。”
购彩成职业病
“根据我们的调查,我国彩民中问题彩民大概有700万人,其中重度问题彩民达到43万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彩票事业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海平说,“在这些人身上,购买彩票已经成为一种‘职业病’。”
“问题彩民会有这样的表现:要是不去买就难受;买得越来越多才有兴奋感;家人不同意买就跟家里人吵架;因为买彩票耽误正事等等。”陈海平介绍。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重度问题彩民甚至会因为沉迷彩票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2007年4月14日,农业银行邯郸分行发生新中国建国以来罕见的特大金库盗窃案,邯郸分行库管员任晓峰、马向景盗取5100万元库款,其中的4300万元都被他们用来购买了彩票。
“出现问题彩民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彩票事业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刚说,“除了彩民自身的原因外,还包括了收入水平偏低、健康的娱乐方式不足、正常的致富渠道稀缺等。”
“此外,对彩票的不当宣传也是造成问题彩民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李刚说,“我们的宣传中,有意或无意地夸大了中奖概率。同时,很多媒体也在向彩民散布诸如开奖走势图、综合分析预测等伪常识。”
应宣传公益性
“人们判断一件事发生的频率,不是按照事件的概率来计算的,而是按照这个信息进入脑海的容易程度。如果用媒体轰炸的方式,海量的信息全部都是在宣传谁中了大奖,那么,这种信息会强化彩民的购彩意愿,他会觉得中大奖这种事还是蛮有可能碰到的。”澳门亚太博彩研究学会秘书长刘爽说。
刘爽介绍,在澳门有相关规章来介绍博彩的风险以及相关知识,像内地媒体对彩票以及中奖者的宣传方式,都是不被允许的。
专家认为,公众对彩票行业的公益性认知不足。换句话说,彩民购彩是为花钱做慈善,但彩民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购彩时均有赌徒心理。因此,建议在彩票宣传中应当更多宣传其公益性,让彩民在购彩时了解到其投入的彩票金用在了什么公益项目上,由此获得荣誉感、成就感和归属感,树立慈善意识而非投机意识。(记者 吕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