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自称房产商 持假玉石骗女网友近百万元获刑
用几千元在武汉收藏市场购买工艺品,通过“钓鱼”的方式,然后“编故事”、请“专家”掌眼,炮制《玉石鉴定证书》,骗取女网友96.3万元。昨日,记者从咸宁市咸安区人民法院获悉,嘉鱼男子王某因为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
假交易 钓住女网友
2010年5月,53岁的嘉鱼人王某在网上认识了咸安区一位程姓中年女子,得知对方家境很殷实后,王某自称是房产开发商,身家数千万,平时喜欢收藏玉石。
两人从网聊发展到见面聊,越聊越投机,关系也渐渐加深。当年9月,王某带程某到自己家中,在展示自己满屋玉石的同时,提出希望程能买下一些,以解决他“资金周转不灵”。
程某因不懂收藏,并未答应。为博得程某信任,当年10月,王某邀程某随他到嘉鱼农村“淘古董”。在一农户家中,王某出资10万元,程某出资1.5万元,合伙买下了一些玉石,然而再将这些玉石“卖出”。不过,此举还是赢得了程某的信任。
放长线 骗得近百万
见程某上钩,王某故伎重演。2010年11月,王某告诉程某,嘉鱼有位老人因女儿出了车祸急需钱看病,想把家中的一块名叫“百年好合”的大玉石卖掉,要价80万元。程某借了40万元,和王某一起赶到嘉鱼,经讨价还价后,以75万元的价格买下。
为了让程某认定自己的投资很值得,王某不仅从武汉找到一位专家给那块玉石“掌眼”,还弄来一张《玉石鉴定证书》,证明“百年好合”价值千万元。
对于王某的行为,他的妻子看不过眼,将王某的骗局如实告诉了程某的家人。去年5月,程某向警方报警。据调查,王某通过多次交易,累计骗取程某财物96.3万元。后来,王某退还了程某20万元。
打假难 搞收藏需当心
昨日,国家文物鉴定估计师熊胜华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目前,我国有关文物、古玩和收藏尽管有一些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目前,各行各业都可以打假,唯独古玩、收藏市场难以打假,主要原因就是缺少这方面的法律、法规。”
昨日上午,记者走访了崇仁路和徐东古玩市场,看到有不少的藏友在里面“淘宝”。“目前,不少人都是抱着捡大漏、一夜暴富的心态去搞收藏,这些人也最容易看走眼、被欺骗。”熊胜华称。
作为一般的收藏者,怎样才能避免上当受骗呢?熊胜华给藏友支了几招:首先是不懂的东西不要去买,当前收藏市场真货、精品少,假货泛滥,弄不懂的容易上当受骗;其次是来源不明确的东西不要去买;再次就是应当把藏品当作一种文化来研究,而不是当作金钱或是商品来研究,了解越多,上当受骗的几率就越小;最后就是不要抱着捡大漏、一夜暴富的心态去搞收藏。(楚天金报 记者黄鹏程 通讯员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