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当廉政底线又被围观……
据8月20日《法制日报》报道, “我承诺‘不偷懒、不贪钱、不贪色、不整人’……”这是湖南省祁东县人民政府县长雷高飞在一份万言述廉书中的几句话。县长公开承诺“不贪钱、不贪色”的做法经网络披露后,立即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政府的公信力,无疑是由官员点点滴滴“言行”来构建的,因此,官员言行是否一致,就成了政府公信力的基石。官员在网上晒廉政承诺书,缘何会在互联网上遭遇“热脸贴冷屁股”的尴尬局面?那是因为民众领教了太多的“双面官员”的教训。
去年,海口市国土局原局长林明勇受贿落马,极具讽刺的是,这名局座,就是一面收钱一面大讲廉政。其在就任局长后,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正确处理好人品与官品的关系、权力与责任的关系、自律与他律的关系。湖南省湘潭市原副市长朱少中,更是一个“双面官员”的典型。朱的父亲去世,朱在灵堂前立牌上写“拒收礼金”,还在媒体发表题为《反腐倡廉,教育在先》的文章,大谈反腐经验等,可结果呢,因为受贿、滥用职权,数罪并罚被判有期徒刑十年。
可以说,就是在见识了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双面官员”的真实嘴脸后,官员的公信力,就这样被瓦解或者是“误伤”了。前不久,《中国青年报》报道说,近年来,“质疑”似乎成了许多人的一种习惯。一听说有年轻干部被提拔,立刻就怀疑是“官二代”。许多人感叹,当大家都习惯性质疑时,“陌生人”社会原本就不多的信任,也被再次蚕食。
更何况,正如有网友指出的,“不贪钱、不贪色”等清廉行为,本来就是每个公务人员必须做到的,现在倒成了官员向民众公开承诺的内容。
于是,我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香港——世界公认的最廉洁的地区之一。香港的反贪教育和严格的执行制度让官员由“不敢贪”、“不能贪”转变为“不想贪”。所以,在现实的语境下,官员“不贪”的廉政承诺很是苍白无力。吴杭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