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江西信用卡纠纷案剧增 大学生刚毕业就被银行追债

2012年09月16日 15:09 来源:大江网 参与互动(0)

  江西信用卡纠纷案爆炸式增长

  许多大学毕业生被银行上法院追债

  4年前,南昌一些高校新生入学时,校园内上演银行间的信用卡争夺战,只要出示学生证和身份证即可,堪称“零门槛”。而如今,这些大学生毕业了,银行找不到人,只好上法院等人去。数据显示,当前信用卡纠纷案件呈爆炸式增长,因透支而转为信用卡诈骗的犯罪嫌疑人中,主要为这些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们。

  大学生刚毕业就被银行追债

  今年6月,南昌某银行客服拨打大学生王某的电话发现,此号码已停机。王某是南昌一所高校的学生,早在2008年,王某就在银行办理了信用卡,这期间有借有还。然而到了今年2月,银行发现王某的信用卡欠着3000元的记录,虽然催着王某还款,但王某没有一直兑现。

  之后,银行通过多种途径试图联系王某还款,但没有结果。于是,包括王某在内,银行将数名欠款者起诉到法院,直到法院开庭当天,银行方面终于在法庭上见到王某。

  “不是不还这笔钱,实在是现在没有钱可还,刚刚大学毕业,一个月一千多元的工资,还不够用呢。”王某告诉法官,信用卡上3000元,当时是想毕业后赚了钱就还上。“当时对于信用卡不太了解,以为毕业了,我去外地,银行业找不到我。”王某摸着头不好意思地说道。

  而在另外一起大学生因透支遭银行追债案件中,高校毕业生小杨称,当年他不止办了一家银行的信用卡,而是拥有着三家银行的信用卡,很多时候,由于还不上钱,只有几张卡相互“倒腾”才能还上。“现在后悔办了这些卡,如果没有这些卡,或许我也就不会那么会用钱了,而被银行告上法院,不但信用有了污点,还影响以后贷款买房买车,真不该。”小杨说道。

  信用卡纠纷案件呈爆炸式增长

  9月初,南昌多数高校陆续接受新生报到。记者走进多家高校,在现场,记者没有看到银行信用卡争夺大战一幕。“几年前,办理银行卡、信用卡的摊位上,大一学生仅凭学生证就可申请一张透支额度为1000元至2000元的信用卡。”南昌大学科技学院一名老师告诉记者,这一现象从2010年开始就没有了。

  南昌市西湖区法院法院吴副院长告诉记者,当前信用卡纠纷案件,呈爆炸式增长,其中包括这些大学生“卡奴”刚毕业就当被告的案件在内,都出现增长趋势。

  “几年前的这些银行疯狂举动,却因为大学生信用卡居高不下的不良率,使得银行开始为当初的大肆扩张买单。”一名法官感叹。

  根据银行方面提供的一份文件显示,当前各大银行严格控制大学生办理信用卡,是因为银监会早在2009年就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学生发放信用卡(附属卡除外);向经查已满18周岁无固定工作、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学生发放信用卡时,须落实第二还款来源,并确认第二还款来源方以书面同意承担相应还款责任。

  从招揽大学生办卡,到对办卡人作出限制,再到“闭门羹”的出现,这种变化颇耐人寻味。

  高校毕业生频频因透支犯罪

  “今年1至8月,共审理因信用卡透支而构成信用卡诈骗的犯罪案件28件,而去年同期仅6件。”采访中,南昌市西湖区法院一组数据显示,当前因透支而转为信用卡诈骗的犯罪嫌疑人中,主要为这些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们,这一现象值得社会关注。法官介绍说,频频发生高校毕业生刚参加工作,就因透支而触犯信用卡诈骗犯罪,说明这些人的法律意识不强,不知道恶意透支是犯罪。而相关银行也应该规范发行信用卡,发卡前应详细告知持卡人透支后经催收不还的法律后果。

  大学生的钱要怎么花才靠谱?

  那么,对于大学生的钱要怎么花,江南理财团给出中肯意见,本报记者进行了整理。

  提问:我是男生,家里每月给的生活费总共1000元,我该怎么用?

  建议:要理财,就要先学会规划。每次拿到生活费,要先算一下钱要用在哪些地方,将生活费按所需分成若干份,如饭钱、交通费、话费、生活用具费等各需要多少。留一部分做后备资金,不妨试试记账,将每笔开销记录下来。按月份和类别,记录每天的开支情况,合理分配生活费用。

  提问:我给孩子的生活费是按学期打过去的,孩子开始乱花钱,之后借钱度日。怎么办?

  建议:父母应根据孩子的生活习惯来决定生活费的多少。如果孩子节约,平时不乱花钱,生活费就适当宽裕一点,看他会如何理财。如果消费习惯不好,常把钱花在不该花的地方,就需要“掐紧”点。另外,建议生活费半月给一次或一个月给一次等方式来控制孩子的经济。(江南都市报 文/吴云 陈长权 记者叶伟)

【编辑:张志刚】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