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检察日报:若本科无“法学” 中国法治谁建设?

2012年10月12日 08:33 来源:检察日报 参与互动(0)

  假如本科无“法学” 中国法治谁建设

  11日下午,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新修订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等有关情况。此前曾有教育界人士呼吁,管理、法律等专业更适合研究生学习,本科阶段应该取消。但这次修订当中并没有对相关的门类进行调整。业内人士称,包括法律和管理的学科不会取消,但会相应进行一定的调整(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

  关于本科教育是否取消法学的争论由来已久。在法学专业就业率低的窘境面前,高校当然有选择的权力。从法学知识结构的复合性和法律工作本身的实践性而言,将法律作为大学生的基础课来学习,待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背景后,再到硕士阶段去学习法律,而不是专门设置一个专业,自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如美国就没有一般意义上的法学本科生,只有在其他专业获得学士学位后,才能成为法学院的一员。

  但这不是问题的全部,远远不是。法科毕业生就业率低与前些年一哄而上的法学院建设和扩招密不可分。但扩招“发烧”,不能让学科甚至学生跟着“吃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中国法律人才与现实需求相比,少得可怜,中国法律人才与中国的人口之比,更是低得惊人。小平同志说过,“中国有五十万律师不算多”,30多年过去,现在律师也不过25万,遑论其他专门的执法人才、司法人才。不难想象,如果眼下就取消本科的法律人才培养,那么“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靠谁落实?

  全球化时代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法治力量的竞争,而法治力量的竞争主要体现为法律人才的竞争。如果说法律人才的短缺可以通过法学教育予以纾缓,那么,法律思维品质的训练、法治精神的培育则需要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因此,通过至少四年基础性的本科教育,可以不断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以法律条文为原点)与法学思维(以权利义务为原点),并通过实践经验不断丰富法律人的法治思维(以法治精神为原点),从而有效提高法律人的职业素养,共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事实上,将美国作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参照有失公允。美国是不成文法国家,司法判例具有法律约束力,所以法学教育注重培养法律人的职业技能(职业教育,学位是“法律职业博士”)。而中国是成文法国家,判例不具有法律效力,所以,她必须重视法学理论的指导和法律思维品格的训练(素质教育)。类似的德国法国等大陆法系国家也都允许法科毕业生,通过司法考试后再选择法律职业。

  本科法学教育应当保留但也必须改革,特别是要实现与司法考试的有效衔接,与司法实践的有效对接。唯有改革,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加快实现由法科毕业生向法律人才转变,切实为社会提供差异化的法律人才产品,进而使法学教育的“中国模式”真正实现与法学教育的美国模式、欧洲模式的三足鼎立。(王松苗)

【编辑:张志刚】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