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人民法院报:“恶意欠薪”入罪何以打折扣

2013年01月29日 16:02 来源:人民法院报 参与互动(0)

  为何一度受到舆论热捧的恶意欠薪罪又出新的司法解释。如果执法人员能够确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则愈演愈烈的欠薪现象必将得到缓解。

  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将恶意欠薪行为入罪,引发媒体和公众一片喝彩,舆论普遍认为此举是“让人们生活得更有尊严”的法律保障,可能使长期无法得到彻底解决的欠薪现象得到遏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

  然而,就在当年年底,各地农民工讨薪的新闻依然层出不穷。2012年,全国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办理拖欠工资案件21.8万件,较上年增长7.5%。而据统计,自恶意欠薪罪生效以来,在全国范围内仅有120名犯罪分子被依法判处刑罚。

  应该说,恶意欠薪罪之所以在落实中大打折扣,与三个方面的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是,尽管恶意欠薪已经作为一个新罪名写入法律,但不少执法者对恶意欠薪行为的认知和理解还停留在过去,这就容易产生执法不严的现象。

  其次,这项旨在打击恶意欠薪、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条文本身也确实存在缺陷,如“数额较大”、“严重后果”、“经有关部门责令”等说法都语焉不详,没有清楚界定,给执法带来很大困惑。而更让办案人员难以接受的是,很多时候,费尽力气收集了无良企业恶意欠薪的各种证据,正准备将其绳之以法,企业主却只要将欠薪交清,就可以相安无事。

  再者,欠薪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既可能是企业经营不善发不出工资,也可能是企业故意拖欠工资,又或者企业与其他单位存在三角债等,让执法者很难下手。而且,欠薪问题多发的背后,是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农民工权利意识薄弱、长期积累的行业运作模式等现实的坚硬存在。

  必须看到的是,近年来一些农民工因为拿不到应有的报酬,常常采取一些极端的措施追讨欠薪,虽然事出有因,但客观上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这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其实是对恶意欠薪罪发挥应有作用的倒逼——毋庸置疑,对恶意欠薪罪作进一步的明确和解释,同时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让触及欠薪高压线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才能真正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

  现在,最高人民法院及时制定了恶意欠薪罪的司法解释,如果执法人员能够确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则愈演愈烈的欠薪现象必将得到缓解。(作者系重庆商报评论员 廖水南)

【编辑:陈杰】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