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建设法治国家要树立依宪治国理念
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是所有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所有的法律都是依据宪法制定的,都是对宪法精神、原则和制度的具体化。
在3月17日闭幕的“两会”上以及稍后的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依宪治国、依宪行政和忠于宪法的重要性。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最高行动纲领,再次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世人所瞩目。
习近平主席在“两会”闭幕会上指出,“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李克强总理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指出,“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张德江在“两会”闭幕会上也指出,“我们将同全体代表一道,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
几位领导人关于宪法的讲话,实际是秉承着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遵守宪法承诺的重申,是凝聚宪法意识,创造尊重宪法氛围的延续与拓展。去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从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地位出发,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指明了方向。
此次“两会”上,我们也看到许多代表、委员强调了加强宪法意识和依宪治国的重要性。例如葛剑雄委员建议,代表、委员们都应对宪法宣誓。马志武代表则提议,应当“让宪法课走进中小学课堂。中小学要开设专题宪法教育、实践课,加大关于公民权利义务方面的教育内容”。
强调宪法意识,依宪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体现。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要实现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因为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是所有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所有的法律都是依据宪法制定的,都是对宪法精神、原则和制度的具体化。习近平主席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因此可见,依宪治国不仅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首要之义。
依宪治国,就是要突出宪法在治国方面的权威性,形成尊重宪法的意识和自觉遵守宪法、宪法至上的氛围。要严格恪守宪法中关于“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尤其要真正做到习近平主席所说“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依宪治国,就是要监督和制约公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宪法是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而要让宪法能成为“人民权利的大宪章”,就是要依据宪法的相关规定,给公权力打造一个“制度的笼子”,创造人民监督和批评政府的条件,拓宽民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的渠道,真正做到公权力能服务于民而不产生损害。
依宪治国,就是要认真探索保障宪法实施的有效途径,严格制裁一切违宪行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地实施,违反宪法的行为不能得到有力地制裁,那么,宪法就是一张废纸。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那样,“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家有关监督机关要担负起宪法和法律监督职责,加强对宪法和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坚决纠正违宪违法行为。”(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