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检察日报:“最痛非刀伤”道出城管之困

2013年03月21日 08:05 来源:检察日报 参与互动(0)

  17日下午2时许,广州天河区车陂街道城管执法中队两名城管队员,对一占道经营的卖菠萝小贩进行劝导执法,小贩突然挥刀袭击,27岁的城管队员苏家权被砍伤7处。广州市城管委主任危伟汉表示,广州市副市长谢晓丹已下令全力追捕凶手。“最痛的不是被砍了7刀,最痛的是得不到理解”。

  被砍7刀的城管命运值得关切,“最痛非刀伤”的困惑同样发人深思。在危伟汉主任看来,仅有9名正式编制的城管执法队员,管理一个20万人口的车陂街道,连周末都没有休息,换来的却不是理解配合,而是横刀相向。显然,这种“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无力感和挫败感,带给城管部门的打击是更致命的。

  事实上,“最痛非刀伤”并非个例。从1997年北京宣武区成立全国第一支城管队伍至今,16岁的城管已然走到了人生十字路口。过去的简单粗暴执法,“打人不见血”的执法秘笈备受诟病,现在的温柔执法、劝导执法、妈妈城管、美女城管同样不受待见。一直以来,城管与小贩之间的冲突始终没有淡出公众视线。不同的是,城管打人会招来网友的口诛笔伐,城管被打面临的则是一片幸灾乐祸。

  城管部门所作的改变和努力不可否认,缘何不能在日常执法中春风化雨,症结就在于这些尝试只是停留在形式层面,而没有触及矛盾深处,自然无法在市民小贩中产生共鸣。《南风窗》杂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城管之痛源于秩序美学对公务化暴力的召唤,“城市政府往往会把对秩序美学的先验渴望,渗透进对‘异质’、‘他者’进行控制、驱逐的制度设计中”。只要城市管理者眼中的城市定位依旧是高楼大厦、光怪陆离,只要贩夫走卒依旧被先入为主地设定为假想敌,城管执法中的对立和矛盾就不可避免,冲在一线的城管队员和流动小贩注定成为制度的牺牲品。

  近年来,对于城管执法,人们谈论最多的两个关键词,一是堵疏结合,二是文明执法。在广州这起事件中,当地城管部门似乎都做到了。街道设立有流动商贩疏导区,队员也是文明、公正执法,劝导小贩离开。就此,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提高文明执法程度的同时,也必须提高街道人口素质,为城管创造和谐的执法环境。”笔者认为,在把7刀之殇推给市民素质和执法环境的同时,城管部门也应扪心自问,从自身查找原因。

  比如,堵疏结合是否布局合理。在园林建筑设计中,一个经典理念就是沿着游人在草坪上自然踏出的痕迹设计游园小道,因为艺术是人性化的最高体现,最人性就是最好的。以此推彼,我们的流动商贩疏导区有没有做到人性化,是尽可能照顾到小贩经营和市民购物,还是只为管理方便眼不见为净?再比如,文明执法有无换位思考,在劝导小贩离开的同时,有没有了解他们的意见心声,从而在今后的管理中“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习近平主席一句“中国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令人振奋。只有城市管理者充分以人为本,不再视小商小贩为洪水猛兽,而是努力使其与大企业家们共同拥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与祖国和时代成长进步,才能思路一变天地阔,走出“最痛非刀伤”的迷茫与困顿。张枫逸

【编辑:张志刚】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