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毒品犯罪增加 新型毒品畅销利用同龄便利
东莞未成年人毒品犯罪呈上升趋势。昨日东莞市检察院通报称,2010年至2012年3年中,该院共起诉了未成年人毒品犯罪案件49件49人,其中2010年9件9人,2011年17件17人,2012年23件23人,发案呈上升趋势。
办案检察官分析总结,认为未成年人毒品犯罪案件存在向同龄人兜售新型毒品、充当贩毒集团下游“马仔”、以贩养吸三个重要特点。
新型毒品畅销利用同龄便利
东莞市检察院办案检察官介绍,新型合成毒品具有服用和携带方便的特点,由于大多数未成年人对新型毒品的认识不足,容易受到他人引诱而吸食。成年贩毒者往往利用未成年人身份的便利帮助其贩卖新型合成毒品,如冰毒、麻古、K粉、开心水等。
在这类案件中,涉案未成年人通常利用同是年轻人的条件,向在酒吧、KTV、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消费的未成年人贩卖新型毒品。有的甚至通过引诱同学吸毒的方式贩卖毒品。如,许某杰(17岁)贩卖毒品一案,上家建议许某杰将K粉、麻古介绍给同学、朋友,许某杰遂将毒品卖给同村同学李某,再由李某介绍其他同学购买。
充当下游“马仔”常用“零包多卖”
检察官介绍,涉案未成年人一般处于毒品犯罪底端,往往沦为成年贩毒分子利用的工具。涉案未成年人在毒品犯罪中均充当“马仔”角色,听从成年贩毒者安排,接受毒品后,或帮助运送,或直接贩卖给吸毒者。为规避风险,通常采用“零包多卖”的形式,将毒品分成若干小份,分多次进行兜售。
由于处于毒品犯罪的低端环节,未成年人直接承担犯罪风险。但有的涉案未成年人自恃其未成年人身份,自认为即使被抓后仍可获较轻刑罚,往往有恃无恐,频繁作案。
出外务工怕辛苦全靠“以贩养吸”
这些案件中,涉案的未成年人多数只有初中或小学学历,因为过早出外打工,由于缺乏社会经验,他们总是期望找到高薪、轻松工作。成年贩毒者利用未成年人这样的心理,以同乡关系、亲友关系,诱惑未成年人走上毒品犯罪的道路。
未成年人在贩毒过程中容易养成吸毒的恶习,“以贩养吸”则轻松解决了毒资来源。例如,东莞市第三市区检察院近年起诉的12名未成年人毒品犯罪案件,涉案未成年人均有吸毒史,三个月至五年不等。
■检察官建议
加大对利用未成年从事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有关部门应加强对KTV、酒吧、歌舞厅、休闲会所等未成年人贩卖新型毒品的场所的管理检查工作,及时查处未成年人毒品贩卖犯罪,追查上游贩毒者,对引诱教唆和迫使未成年从事贩毒者从重处罚。
要注重防控未成年人接触毒品。家庭和学校应切实履行好对未成年人的监管职责,及时发现未成年人接触毒品的情况,一旦发现有关人员在学校周围进行毒品交易、引诱学生进行吸毒,应当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禁毒教育。针对未成年人毒品常识欠缺、毒品法律意识淡薄的现状,要通过各种渠道,进一步加强毒品知识教育和相关法律知识教育,帮助未成年人认识毒品的特性、危害以及相关法律责任,自觉抵制毒品。 (记者/郭文君 通讯员/李兴文 石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