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记者马尼拉手记:震撼、愤怒、无奈!——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港澳新闻

中新社记者马尼拉手记:震撼、愤怒、无奈!

2010年08月24日 22: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马尼拉8月24日电 题:中新社记者马尼拉手记:震撼、愤怒、无奈!

  中新社记者 周志彬

  在马尼拉惨剧发生数小时后,香港特区政府即组织包机赴菲,中新社记者也随包机前往惨剧发生地。在抵达马尼拉短短数小时里,记者经历百般滋味,既有震撼,亦有愤怒,还有无奈。

  记者在23日晚近11时接获任务,要搭乘24日凌晨1点半的政府包机赴马尼拉,由于时间紧迫,随意收拾行囊从家中拔腿就走,奔赴机场。另一路同行则从分社出发,给记者送来电脑、相机等采访设备。

  在飞机上,事件死伤者家属坐在机头的头等舱,由于禁止采访,只能不断遥望,从远处模糊的背影里投去一份悲悯和关爱。

  24日凌晨4时,终于踏上这片令港人断肠的土地。本来在飞机上仍显平静的死伤者家属,到达酒店后,有家属即情绪崩溃。众记者见状蜂拥而上,数十只麦克风全部堆到该名家属面前,现场闪光灯、提问声音,挤成一片……看着死者家属垂泪无言,记者们喧闹的声音逐渐安静了下来。

  有记者高喊:“到此为止吧!到此为止吧!”其他记者均心有灵犀地收回麦克风,关上闪光灯,为家属让出一片空间。

  这些平时以“狠、辣”著名的香港记者能主动放弃采访新闻的机会,实在难得一见,令人震撼及钦佩。

  清晨,在探视医院伤者后,中新社记者即赶赴事发现场。现场仍拉起警戒线,弹痕累累的旅游巴士依旧横陈,地上血迹未干。23日晚的一切似乎重现眼前,闭上眼即是“哒哒哒”的枪声,这么近,又那么远……之前在电视中的画面突然拉到眼前,本以止住的心波又再次震动,似乎又听到遥远香江对亲人的声声呼唤。

  在现场,有近百名当地市民围观,从他们平淡的脸上,看不出喜悲。在离开现场时,突然一辆车开了过来,停车、开门走下一家三口,丈夫抱着儿子,老婆拿着相机,当丈夫与孩子朝着相机笑着留影时,我有着说不出的无奈,抑或是愤怒。

  搭乘计程车离开伤心地,心情渐趋平静时,却发现上了辆“黑”车。车没有计费器,司机倒也“老实”,主动问我肯付多少钱,我反问“要多少”,司机答曰“500”,我还价“400”,双方成交。

  下车时,记者“如约”奉上400大元,司机堆笑的脸忽翻黑云,喝称“500!”并锁上车门。在此情况下,记者也只能乖乖奉上。

  经历了大悲大怒,有点颓然,有点无奈……回到家属下榻的酒店,遇上行家闲侃,发现闲侃的对象竟是事发当晚遭流弹射伤的香港一电视台记者。他展示着腹部肿如鹅蛋的伤口说,所幸没射入体内,中弹后还没去过医院,只是以止血胶布贴上,打算回港后再去医院,但是对于何时才可以回港,仍不清楚。

  该名前辈中弹后仍坚持在报道第一线,相信为的就是把真相带到观众面前,这种忘我的精神令夙夜未眠的记者不禁提振精神。

  但思绪却不由自主地由受伤的同行,跑到那些无辜受到伤害的香港同胞身上。这次港人在菲血溅旅途,亦使港人精神倍受重创,这一流血事件或许标志着中国人出境游“零安全”时代的来临,同时,也向全世界再次提出了生命至上的严肃课题。但愿无论何时,无论何地,生命至上时刻警示生命。(完)

参与互动(0)
【编辑:齐彬】
    ----- 港澳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