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港货店在深圳悄然兴起 充当长期代购者角色

2011年01月07日 15:15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漫画:喻红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在深圳一些小区附近,出现了港货店,方便了本欲去香港购物的深圳市民。不过因一些港货店货源不明,市民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监管,让港货店有序健康发展。

  只卖港货的“便利店”

  1

  跟很多深圳妈妈一样,杨琴(化名)是在孩子出生后为了买奶粉,才真正跟港货打起了交道。

  “我家宝宝真的算是很幸运了,三聚氰胺事件曝光的时候,他刚喝了一个多月的某奶粉,我们马上给他停掉了,去医院做了检查,还好一切正常。但是剩下的奶粉我们都没再敢给他喝,扔掉了,喝港版奶粉一直到现在。”提起两年前的事情,她仍无法完全释怀。

  那会杨琴就是在深圳的一些港货店里为孩子买奶粉的,不料想两年后自己也辞职开起了港货店。对她来说这确实需要莫大的勇气:放弃一份稳定的白领工作,投入近半的家庭存款,进入一个完全不熟悉的领域,更重要的是,筹备之初她就明白港货店不像普通店铺,需要建立稳定的顾客群和可靠的货源渠道。即使是这样,她还是决定试一试。

  采访间隙,不断有顾客探进头来询问:

  “有怡宝吗,来两瓶? ”

  “小袋白糖有吗?”

  ……

  杨琴抱歉地笑笑,介绍这是家只卖进口商品的港货店,然后指引他们到隔壁的便利店。

  日日如此,这对她来说已经稀松平常。从外表上看,她的港货店和隔壁的便利店几乎一模一样,卖的也同样是日用品,乍一看难免混淆。但真正走到店里就会很快发觉,这里货品无论从包装还是品牌上都和平时便利店所见的大不一样。

  在不足30平方米的空间里,满满当当地摆放着各种进口食品、婴幼儿用品、洗浴用品、化妆品、药品等等,仅药品一类就有几十种。除去每月4000余元的房租,杨琴在货品上的投入就已接近30万,在港货店里,这样的规模已算中等大小了。

  虽然名曰“港货店”,但店中相当一部分商品的产地并不是香港,多是产自美国、新加坡和泰国以及台湾地区,还有部分洗浴用品甚至产自内地,但他们无一例外都引自香港市场。

  杨琴说,目前店里的顾客主要来自附近的小区,那些慕名远道而来的则多是通过熟人介绍,本身已对港货有一定的认知度和忠实度。她希望自己的港货店能这样靠着口碑积攒人气,慢慢做大。

  和杨琴一样,吴小姐的港货店也开在了繁华的居民区附近的小街上,因为同时在淘宝上开着网店,实体店里货品摆放得并不多。

  虽然价格比较实惠,但在同一条街上居住的打工者并不来光顾。“他们觉得在超市买洗发水和沐浴露更划算,价格差不多,而且有积分兑换嘛。”她笑言并不介意,她的目标是在附近小区里积攒一些常客。目前店里已经有了一些固定客人,一来二去熟悉后,不少人直接通过网店找她订购。

  “这就是开实体店面的优势了,单纯的网店很难博得他们的信任。”她说。

  杨琴也正着手把自己的店“克隆”到网上,方便那些路途较远顾客。对她的这群忠实顾客来说,港货店省掉了隔三差五去香港购买日用品的费时费力,俨然成了另一种便利店。

  在光顾杨琴的店之前,从事贸易的胡小姐常会托香港的同事为孩子购买奶粉,或者假日抽空亲自去买。

  “托同事买吧,欠人家人情;自己买呢,本来每周只有一两天跟孩子相处的时间,去趟香港就占去了一大半。”她说,自从发现港货店,她高兴地赶紧通知香港同事再也不用帮她带奶粉了。

  2

  港货店在延伸

  胡小姐说,在购买奶粉上她和家人几乎是没有考虑地选择了港版,另外她也对比了香港和内地一些玩具和幼儿读物,发现港货确实精致得多,有时让她这个成年人也爱不释手。

  尽管对港货在深圳的流行有所了解,一些购物者的痴迷还是让杨琴小吃了一惊。

  店子开业没多久,就有一位顾客电话来问她:“能不能进点香港的油盐酱醋?”对方还强调,“这个很重要哎。”

  在深土生土长,如今从事银行工作的何小姐对这种情结深有感触,“以前读书的时候很喜欢吃零食,那时看到家境好的同学吃港货零食,羡慕得不得了!即使是不好吃的东西都觉得很香。”她回忆,那时候大家对港货就有莫名的好感,但能享用的人很少。

  上班以后,收入看涨,港货对她来说也不再是奢侈了。几乎每个月她都会去趟香港,购买食品、日用品、首饰和衣服。一年多以前儿子出生,她隔一段时间就从香港搬整箱奶粉回家。

  “所以得知附近开了家港货店,就觉得很开心。”何小姐说,她现在去香港的频率变成了大约3个月一次,平时要用的东西大多能在深圳的港货店找到。

  仅是杨琴加盟的港货连锁店,在深圳就已经拥有了数十家分店,主要集中在龙岗、布吉片区,甚至还延伸到了其他省市。

  需求造就市场

  3

  注意到港货店这个商机的当然不止杨琴和她加盟店的伙伴。用google搜索“如何开港货店”,能看到479000条结果,探讨加盟方式、进货渠道和一些细节的帖子随处可见,范围遍及全国各地。

  说到底,是需求催生了市场。随着人们经济实力的提升,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高品质的进口商品占据了一席之地。作为“自由港”的香港不征收关税,世界各地物资都运来竞销,有些价格比原产地还便宜,成了不折不扣的购物天堂。

  对于热衷于进口商品的沿海乃至内陆消费者来说,时下的港货店实际上充当了长期“代购者”的角色。

  在吴小姐港货店的宣传页上标注着:“实体店经营的一般为中档化妆品,如需高档化妆品可按指定要求代购。”事实上,记者在其店铺看到,连中档化妆品都很少,显然经营模式主要是按需代购,顾客有要求后再安排采购。

  不同于吴小姐这种“搬运工”式的港货店,杨琴的店属于另一种模式——连锁经营,由总店统一配货。她并不清楚总店的具体进货渠道,自己所能做的是确保店内商品“货真价实”。

  与大型售卖场所同种进口商品售价相比,港货店的商品的确要便宜得多。

  即使价格低廉,港货店的利润仍相当可观。在一家港货批发商(系香港公司)的网站上,对港货店的利润是如此作估的:一般情况下,能够做到毛利40%以上。奶粉等快速持续消费品利润约10—30点,药油、化妆品等持续消费品利润约40—100点,洗浴用品约60点。利润可观、拥有固定顾客群的港货店在未来可能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记者手记

  港货店需加强监管

  和大大小小的便利店一样,港货店的出现的确给不少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实惠。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港货店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货源不明、产品真假难辨的问题。

  在个别港货店里,连店主本人都说不清楚上游货源的来源,有的则承认是靠着“水客”(由香港走私货品入境的个人)途径带货。通过私人夹带入境,商品入关时未经课税,既损害国家税收利益,又扰乱了市场秩序,其中情节严重的甚至已构成走私罪。港货店会不会成为“水客”乃至大宗走私的销赃渠道,是个需要防范警惕的问题。

  此外,因为一些港货店货源不明,也出现了鱼龙混杂的失序状态,其中不乏“以次充好”的假冒伪劣产品。港货店经营种类繁多,有大量的食品和婴幼儿用品,无论是信息不明还是“以次充好”,都有可能对消费者造成潜在的伤害,这势必也会损坏一些诚信经营的港货店主的利益。

  为了让港货店健康地发展下去,期待相关部门能加强监管。 (记者 张曼)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娜】
    ----- 港澳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