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3日电 综合香港媒体消息,在与香港立法会建制派议员第2次会面后,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决定“两创特区先河”:一是修订新年度预算案,二是历史性派钱。
曾俊华建议,让全港600万名18岁以上永久居民均可获6,000元现金,并可按各人意愿全数提取或储起,而备受批评的6,000元强积金注资计划则取消;向140万名纳税人退回75%薪俸税,上限亦为6,000元,三项措施涉及政府增加开支逾160亿元,增至400亿元。港府又预留额外款项作特别安排,令有需要的“五无人士”亦能受惠。
新建议一出,普遍叫好,各大政党均表示会支持预算案通过。
有钱落袋市民各有用途
曾俊华宣布“派钱”后,街头巷尾均热烈议论,市民普遍欢迎是次修订。有市民表示,会以该笔款项做善事,而靠拾纸皮维生的婆婆以至露宿者,均对获派钱笑逐颜开,表示会将之用于改善自己的生活。
张小姐说,自己是大学生,本来并不受惠,现在受惠,要想想如何用这笔意外之财,亦会考虑抽出部分做善事,虽然事件经过很多波折,但对市民而言总算是好事。
刘小姐坦言,自己一开始已不赞成政府注资到强积金户口,认为最终只有基金经理受惠,现时可获派6,000元,会考虑自己做投资,情愿靠自己投资获利对抗通胀。
邱先生表示,政府派钱,市民有自主权按需要花钱,6,000元花在生活上,总好过放进强积金,到老年时或所余无几,亦相信政府微调方案可以解决社会的分歧。
邓先生直言,特区政府应该急市民所急,现在愿意转为派钱,相信是参考澳门及新加坡的做法,也总算是听到市民声音,不过,自己要再决定如何使用这笔额外的钱,亦要看看政府如何鼓励储蓄,如吸引会考虑参加。
每天在街头拾纸皮的梁婆婆,辛劳一天也只有十元八块,现与失业及患病儿子同住,两人都领取综援。在新一份预算案中已获“出双粮”,现时两人合共可额外得到1.2万元,梁婆婆感到难以置信,十分开心,表示自己可休息数个月,亦可去逛街及买衣服。
在街头露宿的阿凤认为,对她而言,港府编派她公屋更实际,但现时加获6,000元,亦可解决生活迫在眉睫的困境。
不过,与孩子租住板间房的阿月仍未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不获发6,000元,她想到自己不受惠哭了起来。她认为,港府派钱应人人有份,又慨叹目前生活很辛苦。
从事设计工作的林先生现年30多岁,育有1名子女,家庭月入约7万元。他称,在未修订预算案前,已受惠于调高供养父母免税额及子女免税额、电费补贴、差饷宽免等措施,修订后受惠更多,金额约增加1万多元,他会选择把有关款项储起来,虽然现时不急需这1万多元,但也欢迎当局的安排。
林先生表示,港府今次提出修订,相信是因为市民对原本预算案有不满之处,尤其是注资强积金安排,市民需留待退休后才可动用,欠缺弹性,但现在港府直接派钱,普罗市民可选择消费,亦可选择把金钱用于周转或应急,而对于收入不多的基层而言,派钱6,000元已很重要,料可减轻不少市民的生活压力。
退休多年的林小姐,对政府的新措施赞好,认为是政府响应市民的诉求,而今次所获得的现金将用作储蓄,以应付未来的通胀。
陈氏夫妇一家人亦对政策表示欢迎,认为可帮补家庭的开支,但他们希望未满十八岁的市民都可以受惠于派钱措施。
报贩黄女士表示,多年来缴交税款,却未获得任何福利,认为政府今次派钱六千元,可以帮补生活所需。
任职文员的陈小姐说,直接派钱六千元较注资强积金户口好,会将金钱用作投资不会作为消费。
任职文员的的陈先生则表示会将现金储蓄,担心将现金用作消费会加剧通胀。
从事建筑行业的庄小姐表示,原本需要再储蓄一段时间以缴付学车的费用,现时则可提早学车。
亦有市民表示,政策同时让身为家庭主妇的妻子获派六千元,认为是喜出望外,打算与妻子去旅游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