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19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是内地与海外联系的重要窗口和桥梁,香港的未来发展,系于与高速发展的国家经济的有效配合,香港列入国家“十二五”正提供给香港发展的黄金机会。新任香港入境处处长陈国基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表示,任内的工作重点,正是为香港发展、为香港加强与内地和国际的联系,提供出入境方面的支持,方便人员交流往来。
他表示,近期的有两大主要工作,一是弹性执行政策,继续吸引全球人才来港,协助推动香港发展,维持竞争力;二是利用信息科技提升入境处口岸管制及服务的效率,在从申请证件到出入境等各范畴,便利港人及旅客,其中一项具体措施,是计划明年中推出内地访客“e-道”,为经常来港的内地旅客提供快捷通道。
香港去年整体访港旅客数字创历年新高,达3,603万人次,单是内地访港旅客已达2,680万人次。香港旅发局预计今年整体客量升幅有10%。访港旅客持续增加,入境处“把关”压力大增,处方将利用信息科技提升旅客出入境速度及效率,其中一项新措施是计划明年中推出的内地访客“e-道”,应付经常来港的内地旅客。
采指纹或瞳孔认证未定案
陈国基表示,内地旅客迅速增长,去年便增长20%,是个大挑战,但由于不能按照增幅增加人手,任内将加强信息科技系统,应付需要。新“e-道”供合资格的经常访港内地旅客使用,配合内地明年分阶段推出的电子版往来港澳通行证的新措施。去年中入境处已获立法会拨款逾2亿元,提升计算机系统及在口岸增设内地访客“e-道”等设施。
陈国基说,与内地的共识是采用生物特征作认证,但双方仍在考虑使用指纹认证,还是内地采用的瞳孔认证。他说,港人“e-道”使用指纹认证,一直运作畅顺,是可靠及准确的工具。瞳孔认证在港则不普遍,“老百姓可能担心会影响眼睛”。他强调,采用何种生物特征仍未有定案,“要看哪种比较快”。
广东省试行首批约10万人
香港入境处现正向内地相关部门了解电子通行证的格式,再设计相关“e-道”的计算机阅读器及购置适合的装置。计划推出后,合资格人士必须在港登记,电子通行证的内置芯片会纪录旅客数据,“e-道”旁设有打印机,打印载有旅客入境日期及时间、留港期限等数据的纸条。系统可自动识别旅客过关数据,包括访港次数、来港往返习惯等,能够识别需要跟进的个案。
陈国基说,日后有可能需要拆走部分传统柜位,作兴建内地访客“e-道”之用,强调不会影响原有服务,将率先于广东省内试行经常访港内地旅客“e-道”服务,估计首批合资格申请者为数约10万人以下。现时过境的非港人95%于半小时内过境,内地旅客“ e-道 ”投入服务后,旅客过境速度可望加快。
救人小组热线已增至46条
入境处利用信息科技提升口岸管制工作,同时透过电子化提升各项服务的效率,推出网上预约、递交申请文件等服务,减省市民前往部门的次数。陈国基并以“协助在外港人小组”(1868救人小组)为例,指小组系统电子化后,便于存取及更新个案数据,职员凭档案号码可实时知道求助人士数据,“以前市民打电话来,职员要去找档案,可能要等数分钟,占着电话线路”。
小组去年底完成扩充,1868热线由26条增至46条,系统加设自动分配来电、追踪功能及录音设备,更可发送集体短讯及电邮,提升个案管理能力。入境处去年底于港府“我的政府一站通”网站开启“外游提示登记服务”,透过手机短讯、电邮向已登记人士发放港府的最新外游警示及相关信息,至今已登记人士较多以泰国及韩国为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