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4月20日电(记者 贾思玉) 全长近50公里、计划2016年竣工通车的港珠澳大桥,被香港一位年过六旬的女居民质疑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不合规而提出司法覆核,香港高等法院日前判其胜诉。香港特区政府未决定是否重做报告或上诉,但表示会研究判辞,并依足法律程序,尽量减少工程的延误。
66岁的朱绮华家住香港大屿山北部的东涌,这是建成后的港珠澳大桥香港段经过的地区之一。朱绮华称自己患有糖尿病和心脏病,她在去年通过申请法律援助入禀高等法院,就大桥香港段环评报告申请司法覆核。案件自今年2月起展开聆讯,高院4月18日裁定朱绮华胜诉。
法官判辞称,认同朱一方指出的环评报告欠缺关于空气质量的独立评估,未能符合港珠澳大桥备忘录的要求。
判辞亦强调,如环保署颁布新的环评报告,能反映工程的环境影响,署长可决定是否批准工程动工,无须经法庭裁定。
香港环保署2009年通过了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段及香港接线段的两份环评报告。香港环境局局长邱腾华20日表示,多年来的环评工作均按法定程序进行,过程严谨。
香港运输及房屋局与环保署事后表示,会研究高院判辞及其影响,再决定如何根据法例要求,尽快处理上述程序问题。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郑汝桦回应称,接下去会继续推进香港境内工程的前期工作,并研究在工程上应怎样开展,如分期进行工程、分期落成等,争取配合大桥于2016年完工通车的目标。
有学者指出,大桥属跨境基建工程,需三地接驳,事件或会影响整体进度。另一方面,如果香港段工程被拖慢,利息、工期的支出会增加,造价也随之上升。香港立法会工程界别议员何钟泰表示,香港段若要赶上与内地段同步通车,应提前进行工程招标,分阶段批出土地及施工,通过精确的工程管理或能赶上工期。
一位六旬老妪“逼停”数百亿的大工程引起香港舆论关注,胜诉后的朱绮华一直拒绝接受媒体采访。
港珠澳大桥整体工程耗资超过700亿港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目前大桥主桥工程已展开,澳门及珠海段自2009年12月起相继动工,而原定去年初开始施工的香港段工程至今未能“上马”。(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