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高志森吁香港舞台剧放眼神州海外

2011年04月26日 17: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高志森吁香港舞台剧放眼神州海外
    香港春天舞台行政总裁高志森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香港舞台艺术发展空间巨大,并呼吁业界勿拘泥小圈子发展,以包容的胸襟放眼神州及海外市场。 中新社记者 魏杨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社香港4月26日电 题:高志森吁香港舞台剧放眼神州海外

  中新社记者 魏杨

  在商业电影“狂轰滥炸”业余生活的香港地,每年上演300多套剧目的舞台剧市场也日见蓬勃。香港春天舞台行政总裁高志森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香港舞台艺术发展空间巨大,并呼吁业界勿拘泥小圈子发展,以包容的胸襟放眼神州及海外市场。

  曾在上世纪90年代因不满盗版猖獗而转攻舞台剧的高志森,1995年成立春天舞台制作公司,担任行政总裁。16年来剧团尝试多元化创作,在本地上演了不少卖座佳品,并精选作品举办教育剧场,更远赴海内外巡回演出。

  “讨好香港观众其实很简单。”高志森如是说,“每天看看TVB的八卦新闻,讽刺下明星、女扮男装搞搞怪,很轻松就会拿下高票房。可是这样的戏,看完笑过就完了,寿命太短,永远离不开香港的‘鲤鱼门’。”

  今年四月,高志森携团队赴内地巡演,追忆张国荣的音乐剧《喝彩》及改编张爱玲作品《金锁记》引起轰动,更创下香港舞台剧表演返场的先河。高志森指,这两部剧目远离了低级趣味,厚重的题材引发观众集体回忆,所以几经重演依然耐看,还会有很长的生存能力。

  高志森说,“如何做3年、5年、10年、20年都会‘耐看’的戏,是我在上世纪90年代中领悟的一个方向,也是我近年的追求。”高志森认为,香港舞台剧团不应拘泥在本地的小圈子中,只要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有极大的市场空间。

  “语言不是阻碍,虽然粤语有地域局限,但字幕是打开市场的钥匙。好莱坞的电影走入中国几十年,观众已经接受了原汁原味的外文表演,借助字幕了解剧情,更何况同是中文的广东话?”高志森指,已走入北京上海的《金锁记》就是用粤语演出,当地观众也很有共鸣。

  “虽然近几年香港进场看舞台剧的观众有所上升,但事实上惯常观看舞台剧的港人数量也不过一万人上下。”高志森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向他介绍,上海现在的剧院常客有约5万,比起2000年的数据整整增长10倍。

  高志森直言香港舞台剧进步略显缓慢,并于日前向媒体炮轰“香港舞台剧颁奖礼”包容性太低,只是小圈子的自我欣赏,自娱自乐成分较高。高志森呼吁,香港剧团中人勿满足现状,不要单做讨好观众一时的作品,要创造生命力更強的作品,走向内地及海外的舞台。

  凭借丰富的巡演经验,高志森总结出京、沪、港三地观众口味的特点:从舞台三个重要因素的文化性、艺术性和娱乐性来看,在北京文化性排首位、上海艺术性称霸,而在香港则娱乐性是王道。

  高志森认为,香港吸收西方舞台艺术性比较早,创作题材十分多样,舞台表现也更强烈、更直接。如果在创作时因地制宜、有所调整,对内地及海外观众都将有很强的吸引力。

  高志森说,“我呼吁香港年青舞台剧人,别再沉沦在本地小圈子价值观中,快快醒来,除努力开拓本地观众,更要有放眼海外、征服神州的胸襟和勇气,以艺术的包容与胸襟上演更多“耐看”的舞台剧作品。”(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吉翔】
    ----- 港澳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