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6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在香港特区回归祖国即将踏入十四年之际,香港特区政府提出全面推动国民教育建议。教育局建议明年9月全港小学率先增设“德育及国民教育科”为必修科,2013年再推展至全港中学。新课程贯穿个人、家庭、社群、国家和世界五大范畴,不设公开考试,由学校校本评估,并非以分数取决,也不会将学生简单划分为“有品德”或“没有品德”、“爱国”或“不爱国”。
2010年施政报告提出在中、小学开设独立的“德育及国民教育科”。经多个月的商讨和筹备,教育局咨询组织课程发展议会辖下的德育及国民教育专责委员会昨天公布“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咨询文件,随即展开为期四个月的公众咨询。文件建议,2012及2013年在小学和中学全面推行“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学校需每周提供一至两节、每学年25至50小时的相关课时。校方可因应课程内容调整课时。
涵盖个人及世界等五范畴
委员会主席李焯芬表示,新课程涵盖个人、家庭、社群、国家和世界五大范畴,建议学生分四个学习阶段,涉猎国家山川地貌、古迹文物,以至国家象征如国庆、国旗等。此外,亦会探究基本法、国家经济、探讨国家宪法等议题,并开拓学生国际视野,了解本地、中国和全球发展,了解世界公民理念。
拟设的德育及国民教育科不设公开考试,校内不会以分数评核学生,教师只会在成绩表留下评语,以鼓励与学生互动方法学习,避免要学生“硬记”知识。根据咨询文件,建议教师结合日常的学与教,如口头提问、小组讨论、专题研习等评估学生,避免以一次性的综合性评估,如年终测考。同时,亦不宜简单划分,避免产生标签效应,不宜将学生归类为“有品德”或“没有品德”、“爱国”或“不爱国”等。
不设公开试不以分数评核
对于外界关注国民教育科会否变成“洗脑”工具,教育局总课程发展主任张永雄反驳指出,整个课程具阔度、深度及广度,教学过程亦由教师自决,局方没有既定立场,亦不涉及价值判断;课程是协助学生建立正面价值观,鼓励他们对中国国情及现况有更多的探究及认识;同时,科目是以建立学生价值观为重点,加上其它学科的知识基础。他不认同与现时的课程有重迭,认为两者相辅相成。
在国家范畴的课程框架部分,学生须了解自然国情、人文国情、当代国情和历史国情。委员会成员之一、邓镜波学校主任梁伟杰认为,学校是不会回避敏感议题,课程采用“校本”及“学生为本”方法教授,教师可自行“拍板”决定。学习材料方面,局方建议可由教师自编教材,亦可选用出版社教科书等,局方还提供逾360个“生活事件”和40多个学习资源网站支持措施。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