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5月12日电 题:公屋半世纪 “楼”住昔日情
作者:李敏敏
弹丸之地的香港,住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香港立法会近日正辩论优化“置安心计划”的议案,希望有关议案暂时满足市民对房屋的需求,但有议员认为应检讨计划的成效,更希望政府增加公屋供应及复建居屋。
香港人口稠密,住屋问题一直缠绕香港民生。上世纪的香港人,有的一家几口住在寮屋区等环境欠佳的地方,本以为找到一个安身之所,可惜一场无情的大火,令5万多人痛失家园,政府有见及此,立即把部分灾场夷平,兴建两层高的平房以临时安置灾民。因为石硖尾寮屋区大火,从此徙置区、廉租屋一步步掀开香港的房屋历史。石硖尾邨,成了香港的第一个公共屋邨,石硖尾邨美荷楼(或称41座),现今已被列为历史建筑,政府决定将美荷楼活化成为附设公屋博物馆的青年旅舍。
50多年来,最具代表性的石硖尾邨、苏屋邨和牛头角下邨为香港市民提供安居之所,见证着香港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建的这三个屋邨,在早期的香港社会扮演了重要角色。
一位网友在日志中这样记述石硖尾,“这个地方令我想起好多回忆,这里的每一处都是小时候的游乐场,就连楼梯中的扶手都是;很多开心的回忆都在这里浮现。”
香港政府的公屋政策,给了无数港人一个家,无形中亦衍生出一份难能可贵的邻里关系。随着时代的变更,政府致力改善住屋环境和楼宇结构,金属水煲、火水炉渐渐成为回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八个字,总是能在昔日的旧屋邨感受得到。早前由曾志伟、梁家辉、吴君如、袁咏仪主演的电影“我爱HK开心万岁”,讲述的就是屋村故事和香港人奋斗的精神,旧屋邨的宝贵之处,是一份难得的邻里情,大家守望相助,犹如大家庭,彼此会互相打招呼、又会互相嘘寒问暖,家长亦会把仔女暂托在邻居家,相处十分和睦。
如今,随着公屋设计管理改变,人情味已不如昔,有老一辈人在慨叹,“以前楼上有贼,所有邻居都会拎着扫把和棍子出来帮忙捉贼,现在公屋有保安,治安反而不及从前”。
因为年久失修,一些早期的屋邨如今都已完成使命,迎来了清拆的时刻。不过,对于老屋邨的居民来说,拆掉的是建筑物,但却拆不走上世纪50、60年代邻里间长时间建立的感情,还有他们多年来生活的痕迹。
面对旧屋邨清拆,有人挂念多年的旧情怀,有人则希望政府清拆旧屋村后,会有更完善的房屋政策。始终时光不能倒退,面对社会的转变,旧屋邨、旧情怀、旧时光,温暖的回忆都还在港人心头。(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