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年,一位广东香山县的父亲毅然决定让16岁的儿子放弃科举,远赴上海学习经商。几十年后,正是这个大胆的选择成就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商界和思想界的巨子:郑观应。
郑观应31岁开始自主创业,开办太古轮船公司,还参股当时诸多官督商办的洋务企业。生意越做越大,却在42岁时,因用人不当,陷入织布局案和太古轮船公司追赔案。应付两大官司后,郑观应心力憔悴,壮岁就退隐澳门,居住在郑家大屋中,一心闭门著书。
10年后,也就是1894年,《盛世危言》问世,纵论世界大势,亟言改革要义,迎合了维新思潮,一时洛阳纸贵。
从精明的商人到睿智的学者,这是个怎样的传奇?
今年6月的一天,笔者去参访郑观应在澳门的故居——郑家大屋。当天恰逢落雨,游客稀少。踏着院中淅沥的雨声,穿堂走巷,恍若回到从前。推开精巧的木窗,雨丝如雾,当年的主人,是否也曾在这窗下凭眺中国的未来?
未来?在这个相信轮回的民族心中,只有忧天的杞人才会把“未来”当个问题,道不变,天亦不变,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在郑观应的时代,“未来”却真切成了所有先觉的中国人挥之不去的纠结。这艘平稳航行了几千年的巨轮猝然卷进了现代化的惊涛骇浪中,濒于沉没。天朝的迷梦该惊醒了,可是谁来做这只牛虻呢?狂夫之言,圣人择焉。在太平盛世的假象中麻痹太久,耸人听闻的“危言”未尝不是救世的良方。
传统儒家以仁义治国,耻言利益,郑观应则理直气壮地吁求国家富强:“有国者苟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他为千百年来被士大夫所不齿的商贾鼓与呼:“商贾具坐财之大道,而握四民之纲领也。商之义大矣哉!”他亟言商战甚于兵战:“兵之并吞祸人易觉,商之掊克敝国无形。”他呼吁广开言路,顺达民意:“中国病根在上下不通……今欲除此病根,非顺民情,达民隐,设议院不可。”他认定西方的强大不在船坚炮利,而在人才和教育:“人才者,国势所由强。故泰西之强强于学,非强于人也。然则欲与之争强,非徒在枪炮战舰也,强在学中国之学,而又学其所学也。”……
这些“危言”给甲午战败以后困惑、沮丧的中国开出了一帖拯危于安的良药。可惜历史没有给大清以自省的机会。如今,百年过去,早已洗刷屈辱的中国正苦苦探索强国富民之道。重读这些百年前的灼见,依然振聋发聩。
历史是常读常新的,智慧不会衰老。如同郑家大屋院子里的那株水葡萄树,在百年的风雨中依然自在开落,等待我们去捡拾和品味。(张远晴)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