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桃姐》导演称香港电影业独具优势并期待资助

2011年10月06日 16: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香港10月6日电 题:《桃姐》导演许鞍华称香港电影业独具优势并期待资助

  中新社记者 魏杨

  在九月揭晓的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中,香港老牌女星叶德娴凭借主演影片《桃姐》,成为首膺威尼斯影后的香港女演员。继去年《岁月神偷》荣获柏林影展水晶熊奖后,港产片于国际影坛上再获佳绩,令近年低迷的香港电影圈为之一振,更让业界重新审视港产片的精神意义,再度整装待发。

  2009年,港府提出发展六大优势产业,文化及创意产业是其中之一。而作为产业代表的香港电影业,虽曾在80年代蓬勃一时,但近年来却不断褪色。电影的产量下降导致市场流失,甚至被韩国、泰国等后来居上,抢走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这也令电影产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下降,电影作品的质量难以保证。

  “香港市场萎缩得很厉害,主要是创作上没有很大的改变。”香港著名影评人、香港演艺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舒琪如是说。亦有批评声音指,香港电影片种稀少、缺乏创意,来来去去都是黑社会、爱情和喜剧。合拍风行的几年来,为数不多的港产片中,粗制滥造的大制作更充斥着主流市场。而演员接班也出现断层,面孔单一的作品让观众审美疲劳。

  但《桃姐》的出现,让业界又对香港电影燃起了希望。改编自香港影人李恩霖与家中媬姆真实故事的《桃姐》,凭传统人文情怀的素材,在国际视野中重焕光彩。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称,整个评审团都被这部电影深深打动。

  由于《桃姐》的获奖,导演许鞍华放弃了今年的荣休计划,並向传媒公布将继续致力于拍摄写实主义题材。许鞍华对中新社记者表示,香港电影业基础雄厚,在人才、创意方面仍具明显优势,港产片里有很深的、自有的文化精神。拥有这些独有的优势,香港电影业重现昔日辉煌並非不可能。

  不过许鞍华坦言,在香港拍摄写实电影的空间有限,非常希望有文化团体及电影基金的资助,为影片的品质提供保障。新科威尼斯影后叶德娴也冀政府能增加资助,让香港电影人不用常为资金四出奔走,能拍摄一些香港人有共鸣的本土故事。

  而《桃姐》之所以能顺利出品,得益于刘德华的3000多万港元的出资,与内地电影公司合资制作。香港导演吴思远直称,“投资这类小品式艺术电影需要很大的勇气。”不过刘德华在九月与影迷庆生时亦许下承诺,未来每年还会投资2500万港元拍写实类型的电影,继续为港产片的发展付出实质性资助。

  曾为《岁月神偷》筹集资金,促成其事的出品人岑建勋亦表示,讲述香港土生土长、独特文化情怀的电影,有助凝聚香港情怀,得奖后的确也是“叫好又叫座”。

  欣闻《桃姐》得奖喜讯,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表示,将继续推动香港电影业持续发展,在电影制作的各范畴积极培训人才,並透过创意香港办公室和香港电影发展局支持行业的发展。

  为鼓励本地影人及为港产片争取更多的关注,香港电影资料馆与资深影评人及研究者日前推出1916至1999年间的“百部不可不看的香港电影”。担任活动推广大使的演员任达华说,《桃姐》的成功为香港电影的人才和创意带来曙光,他会全力支持拍港产片,並呼吁业界推动观众走入戏院欣赏讲述生活百态的纯色港产片,支持香港的电影工业。(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唐伟杰】
    ----- 港澳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