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港府房屋局局长郑汝桦与北京市交流公共房屋政策

2011年10月20日 17: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10月20日电 (记者 刘舒凌)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郑汝桦21日应邀到北京介绍香港公共房屋政策。她表示,公屋政策在香港构成家庭向上流动、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主要因素;内地现在起步(公租房建设)是一个好事。

  第十五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当天在北京举行,两个城市在住房保障、食品安全、医疗卫生、交通服务等民生领域的交流、合作受到重视。北京市主办机构人士此前向媒体表示,希望学习香港相关成功经验,积极探讨北京在政策性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方面的建设与管理。

  20日上午,郑汝桦在受邀向北京市官员、有关住房建设部门人士介绍公共房屋发展及运营管理经验前,接受了香港与内地媒体的联合采访。

  郑汝桦介绍,香港目前有700万人口,48%居住在政府有资助的房屋(30%住在出租的公共房屋,18%住在已购买的、以前有政府资助的“居屋”),另有52%人口住在私人楼宇。

  她指出,香港公屋政策的特色,首先是有一个持续的、长期的政策承诺。如今年特区行政长官的施政报告提出,香港未来平均每年兴建1万5000套公屋,确保合资格的一般轮候册申请者平均轮候时间约为3年。

  其次,这是一个平衡发展的项目。46%的公共屋村在市区,31%在将军澳等新市镇,23%在稍偏远的新界区,香港特区政府强调公屋和“居屋”、私人楼宇的文化康乐设施要平衡发展。

  第三,将公共屋村建成居民有责任感、归属感的社区。每个公共屋村一并规划、构建了老人中心、护理中心、青年活动中心等社会设施,政府和非政府机构作为伙伴共同服务居民。

  目前,内地许多城市正兴建公租房。郑汝桦强调,彼此起步点不同,香港自上世纪50年代启动公屋建设,目前有70万套以上公屋,每年回收及新增公屋需达3万单位才能满足平均轮候3年的政策目标。“(香港)现在的情况是经过了很多年的努力。”

  郑汝桦认为,建屋本身不困难,有资金、土地即可,但如果目标是为了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整体配套要重视。因为居民不单要有一个居住的地方,他要工作就要有交通运输、提供不同社会服务,他需要一个社区。

  她表示,此外,香港有一个由建筑师、律师、立法局议员等对政策有见地的社会人士组成的房屋委员会进行决策,有一个透明度很高、提供申请者信心和安心的轮候册,都是此次两地交流的内容。完

分享按钮
    ----- 港澳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