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桃姐》的威尼斯之行,日前在一片赞扬声中结束。这部由许鞍华执导,刘德华、叶德娴领衔主演的香港电影,一举夺得了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主角、“西格尼斯特别奖”和“平等机会奖”三项殊荣。在香港电影日渐式微的今天,《桃姐》的大放异彩触动了人们心底久违的港片情怀。
《桃姐》以人命名,故事改编自香港电影人李恩霖与其家佣的真人真事。叶德娴扮演的家佣桃姐,为刘德华饰演的大少爷的家族工作了整整60年。年逾古稀的她不幸中风,在被送去老人院后,与大少爷触发了一段感人的主仆情。在本次电影节《桃姐》的全球首映式上,影片尚未落幕,观众便先后两次鼓掌致敬,一段带有浓重香港色彩的主仆情引起了在场每个人的共鸣。
虽然香港电影的繁盛时代已经过去,越来越多的合拍片正逐渐抹杀港片的特有味道,但近年来涌现的几部本土佳作似乎让人们看到了港片回潮的希望。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片黄金时期以“信义、公正、平等”为核心的价值观不同,如今的港片散发的多是“温情、真诚与现实”:口碑、眼泪、票房“三赚”的《岁月神偷》、轻松诙谐的爱情小品《志明与春娇》、票房不尽如人意但赢得观众口碑的《打擂台》以及适合年轻人胃口的《分手说爱你》等,都不约而同地走到关注现实、关注人文、注重情怀的道路上来,《桃姐》也不例外。
然而专注本土往往带来市场狭窄的困扰,随之而来的便是找投资难。即便是许鞍华这样的知名导演,想拍一部自己心仪的本土电影,在资金问题上仍面临着不小的麻烦,更何况那些不甚出名的年轻导演。所以,彭浩翔只能把《志明与春娇》拍成一部小成本电影,《打擂台》靠的是刘德华公司投资,黄真真的《分手说爱你》也是依仗郑丹瑞工作室支持,甚至还要主创自掏腰包……难怪韦家辉会称,纯粹只给香港人看的电影已经接近消失了,因为香港实在太小,人口太少。
合拍,怕伤风格;不合拍,怕没钱。近年来,港片始终没有脱离依赖内地资金、市场与保持自我精神、情怀的纠结,这一点在每年的香港金像奖颁奖典礼上能窥见一斑——香港电影人北上拍摄的一系列叫座却并不都叫好的商业大片仍可得到金像奖评委的垂青,而金像奖始终坚持和鼓励发展的香港本土电影也逐渐有了内地资本的参与。
如何破解港片的两难境遇,香港资深文化评论人林沛理给出了他的答案。他认为,自1997年回归以来最成功的两部港片当属2002年的《无间道》(卖座逾5000万港元)与2004年的《功夫》(卖座逾6000万港元),而两片的成功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有一种基于香港独特文化身份与城市个性的“无法复制性”。《无间道》和《功夫》在本土及海外大受欢迎,证明了电影虽说是商品,但同时也是艺术,而电影艺术的普遍性总要以它的地域性和特殊性为起点和基础。
许鞍华的《桃姐》,拍出了一部香港与内地观众都能接受和会有共鸣的地道港产片,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它能鼓舞香港电影人创作更多不同题材的剧本,对于吸引内地投资者对港片的关注、拓宽港片在内地的发行,也是一个契机。
说到底,所有香港电影都只有一个主题——香港。今日被视为“破格”的成功,也许能照亮港片的下一个辉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