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把伤残者短处变长处的港餐厅老板:为生意非做善事

2011年10月25日 16: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香港10月25日电 题:把伤残者短处变长处的港餐厅老板:为生意非做善事

  中新社记者 贾思玉

  如果当年在收银柜台坐到脚麻的蔡伟廉没有“灵光乍现”,想到“何不请个跛的坐这里”,也许至今康年只是香港众多茶餐厅中的一间,凭菠萝油、奶茶、虾球捞面而小有名气,但不会打败大集团获奖、上报纸头条,甚至被邀请出书。

  以上缘于康年餐厅先后聘用了40多位残疾人士,目前3间店、约130名员工中,有18人或轻度智障、或聋哑、或行动不便。但负责人之一蔡伟廉不以慈善自居。“我们有职位空缺,他们寻找机会,双方互有需要。”他称全部是商业考虑,却也承认收获多赢之局。

  餐饮业在香港被归为“厌恶性行业”,即使薪水不比文职工作低,仍面临请人难的问题。“过去两个月水吧师傅换了5、6个,我还要经常亲自上阵切叉烧。”蔡伟廉说,这几年生意环境不差,外边需求大,辛辛苦苦教出一个,觉得不顺手就走。

  4年前,蔡伟廉偶然得知香港有志愿团体培训弱势社群,并帮他们联系工作,于是尝试与其中一间明爱乐务综合职业中心合作。首个获聘用的是个行动不便的中年人,安排她坐收银台;接下去又请聋哑人任煮面师傅,不会与人聊天喷口水;还请失聪者做楼面杂工,包外卖又准又快……

  “比起健全员工,他们圈子较小,较少跳槽,稳定性高。”蔡老板对伤健员工一视同仁,工资、晋升机会、奖罚机制都没差异。

  起初当然有健全员工不理解,甚至歧视伤残员工,有的当面粗言恶语,有的颐指气使,还有的不肯传授经验。

  蔡伟廉从一些流失的残疾员工和他们的父母口中得知这些事后“吸取教训”,从此不再逐个请伤残人士,而是一次请两、三个,令他们在公司可互相倾诉、互相鼓励。另一方面,每次会分配几个健全员工教他们,并适当调高前者的薪金、职位。这位常把“商业考虑”挂在嘴边的蔡老板,为伤健共融其实花尽心思。

  虽然3个伤残人士做的事,请两个健全人士就能做到,为增聘人手每月要多花10万多港币,不过蔡伟廉说,他“赚”到了降低的员工流失率,以及公司更为包容的气氛。

  在香港,港府劳工处提供适应期津贴等措施,鼓励雇主为残疾雇员提供机会,但数十万残疾人中受雇者只约3万人,整体就业率不足两成。中小企聘用残疾人更是少见,不久前在一项名为“有能者,聘之”的嘉许行动中,康年被选为“让残疾人士潜能尽显的模范雇主”。

  “不要复杂化、观念化。总之我需要人,你能不能帮到手?”蔡伟廉一副精明雇主的口吻,坚决否认社会企业、慈善家的称号,“只是从另一个渠道找些稳定的人手,大家都在一条船上,我是帮自己啊!”(完)

分享按钮
    ----- 港澳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