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港珠澳大桥海中支撑点成岛 中国建桥不再人多取胜

2011年12月07日 23: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珠海12月7日电 题:港珠澳大桥海中支撑点成岛 中国建桥不再“人多取胜”

  中新社记者 赵建华

  7日最后一个钢圆筒沉入大海后,港珠澳大桥在大海中的两个支撑点——东、西人工岛全部成岛。

  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港珠澳大桥,投资估算为729亿元人民币。今年年初开工、计划2016年建成,全长50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它是一个集桥梁、人工岛、隧道一体化的工程项目。上述两个人工岛和连接两个人工岛的隧道工程,是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的部分,它代表了目前世界隧道施工的最高水平。

  全球建筑界颇为关注的港珠澳大桥施工现场,7日显得有些冷清。人头攒动、热火朝天这些中国建筑工地习以为常的场景没有在这里上演。中国不再靠人数众多的、廉价的劳动力取胜。从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再到构件,中国的建筑水平大为提升。

  在一条施工船上,一位郭姓负责人介绍说,借助大型施工船舶、施工机械,安装直径22米、高40到50米、重500多吨的钢圆筒只用了大约50名施工者。借助卫星精确定位,钢圆筒安装时的误差控制在10厘米左右。中国人解决了大型构件的吊运、安装难题。

  两个人工岛共使用了120个10层楼大小的钢圆筒。它们都在距工地820海里的上海制造,经过3天的海运后抵达珠海。期间,中国人解决了海上运输难题。

  港珠澳大桥经过繁忙的珠江口主航道和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建筑商,中国交通建设公司总工程师林鸣表示,用钢圆筒快速形成人工岛围护结构,可以减少作业时间、作业船只,提高效率。工程对航运、生态和水文环境的影响,也由此降低到最低程度。中国人提出的设计方案最终在竞标中胜出。

  港珠澳大桥设计总负责人孟凡超认为,以工业化的方式建设超大型工程,体现了中国的工业化水平。施工所需的大型施工船舶、大型设备的研发制造,体现了中国的装备工业水平;大型构件的生产制造安装,体现了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

  两个人工岛的建设进度比原定计划提前了180多天。中国交通建设公司介绍说,这为隧道工程节省了时间。接下来,这家建筑商将面临更大难题,那就是修建长6.7公里的海底隧道。

  根据已经确定的设计方案,中国交通建设公司需要将33个180米长、重7.6万吨的钢筋混凝土管道沉入海底,并将这些管道连接做成隧道、供六辆汽车并排行驶。这些管道的预制、运输、安装、连接止水以及隧道基础的加固,都不能出现丝毫偏差,否则隧道工程将面临灾难性后果。  

  从7日的施工现场望去,香港近在咫尺。施工船舶的上空,不时有香港机场的飞机擦过。设计时速100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如果不考虑通关因素,只需30分钟即可从珠海到达香港。大桥建成之前,从珠海到香港经水路需要60分钟,经陆路需要240分钟。大桥建成后,香港、澳门、珠海三地之间的时空距离将缩短。(完)

分享按钮
    ----- 港澳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