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12月23日电 年终特稿:经济转型 港府管治理念与时俱进
中新社记者 梁今
最低工资实施、反竞争条例准备推出以至稳定楼市等一系列措施,香港特区政府施政有没有改变“大市场、小政府”的原则,备受关注。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办公室在回应中新社记者查询时,重申行政长官曾荫权对“大市场、小政府”的观点。曾荫权说,香港多年来以“大市场、小政府”为核心治港理念,自由市场先行,政府配合为辅,由此衍生出低税制、量入为出、严格控制政府经常开支等的理财哲学。
曾荫权指出,香港过去30年的经济转型,都是跟从世界经济大势改变而作出回应,并非由政府规划的结果,市场与企业家先行一步,政府作出积极配合,但今天这种管治理念正受冲击。
香港岭南大学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广对中新社记者说,其实港府早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积极干预市场”,建公共屋村,投入资源改善医疗体系等,但他不认为这些干预就等于削弱香港自由经济的地位。
“自由经济不等于政府什么都不做,而是要确保市场在公平的情况下竞争。当市场失衡,政府就有必要介入。”根据李彭广观察,港府近年确实越来越多介入市场,但他不觉得惊讶,就像金融海啸时,要求加强高危的金融产品规管呼声四起,港府如不介入,金融中心地位也会受到影响。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办公室提供给中新社记者的材料指出,现在面对的第一个对管治理念的冲击来自贫富差距带来所得再分配的要求,另一冲击则来自一些声音希望政府加强经济规划、拣选和扶植产业,以强化香港竞争的优势。
既然“大市场、小政府”的管治理念受到冲击,那现在是否应该作出调整?曾荫权认为:“香港是细小而开放的经济体,我们无法改变世界大趋势,只能乘势而上,这方面企业家往往比政府官员更能把握先机。”但另方面,曾荫权说,贫富差距问题相信难以彻底解决,所以要用各种政策措施去缓和矛盾。
事实上,香港一直以来都是自由巿场的典范。过去17年,香港一直获美国传统基金会评定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一直以来,香港都奉行“大市场、小政府”的模式,幷相信这是香港成功的基石。不过,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就指出,在“大市场、小政府”外,其实还有一个“大社会”。
曾俊华今年初曾在其网志就“大市场、小政府”这题目专文谈论。他认为市场其实只是一件工具,它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却不能解决另外一些问题。“在市场未尽完美时,政府就必须作出干预,才可以保障市民的生活。”
曾俊华认为这是香港已实行了几十年的实务做法,政府大量投资在教育、房屋、基建和社会民生福利等,都是补充市场之不足。 (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