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医疗“一线”缺人 聘用海外医生是权宜之计
香港公立医院再爆人手紧缺。媒体日前报道,一家公立医院急症室去年初有10位新医生入职,没到年底就有9人离职。
“缺人”导致事故?
香港伊丽莎白医院、联合医院和律敦治医院,均有急诊科医生转职到其他公立医院专科,或者私立医院。这个状况不过是香港公营医疗体系人手严重短缺的“冰山一角”。目前,全港公立医院约有200名医生空缺。即使每年有250个医科生毕业,但扣除每年的流失比率,短期内仍然无法缓解问题。
人手紧张已影响到医疗服务质量。据香港媒体报道,由于多名麻醉科医生离职,有医院原订2011年第四季度进行的肝肾移植手术,被迫延迟到今年第一季度进行。
此外,公立医院留不住有经验的医生,年轻医生却因为经验不足,容易误诊。有专家举例,曾有年轻医生看X光片时,看漏了手腕关节的舟骨骨折,或者把老人髋骨骨裂误以为是骨纹等。
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香港公立医院共通报44起严重医疗事故,比前一个年度的33宗大增33%。其中,最多事故是在病人体内遗留手术工具,高达18起。有立法会议员质疑,是资深医生流失致使公立医院事故增加。
引进海外医生
香港特区政府每年投入医疗系统的资金不菲,香港医管局所占资源可说相当丰富,医疗“前线”何以仍然缺人?
多家医护团体抱怨,医管局管理不善,资源分配不均,是重要原因。有业内人士指出,拨款虽多,但主要用作拓展新服务,让医生工作量大增。媒体早有报道:医生须连续工作20至30小时才得休息,惨变“医病机器”,每宗诊症仅有3分钟,连解释病情的时间也不够。工作压力大,薪酬却相对缺乏吸引力,因此公立医院的医生一旦攒够工作经验,便会跳槽,其中多数人会转往私立医院。
为缓解缺人状况,有关管理部门决定,2012年起增加医科学士培训名额,补充“新血”。但是培训一名专科医生需要13年,想单单通过培训解决问题,远水难救近火。
聘用海外医生是目前的权宜之计。近日,香港医务委员会已通过9名海外医生申请。但海外医生的培训经历与香港医疗培训要求不尽相同,海外医生在香港是否会“水土不服”,还有待观察。记者 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