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香港“双非”婴儿制造政策“不确定性”
中新社香港2月21日电 (记者 江家岱)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1日公布2011年人口普查结果,数据显示香港人口老化速度加快,年青人未婚比例急增,本地就业或在不久面临青黄不接。专家分析称香港将很快由“人口红利”转为“人口赤字”,大量双非婴儿将为港府的公共政策带来“不确定性”。
根据10年一度的人口普查数据,香港人口的年龄中位数由2001年的36.7岁快速上升至去年的41.7岁,预计未来几年的香港人口将加速老化。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主任雷鼎鸣预计香港15-64岁的工作人口将在2011年底达到历史顶峰的75.1%,并从2012年起下降,到2039年,适龄工作人口占比可能急降至6成左右。他认为香港享受几十年的“人口红利”将转为“人口赤字”。
雷鼎鸣表示,假设2039年劳动参与率仍维持在目前的60%,那么真正工作的人口便只占总人口的36.9%,即每一名工作人口除了养活自己外,尚要多养活1.71人,其中0.76人是65岁以上的长者。
香港曾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迎来约20年的婴儿出生潮,直至80年代跌穿世代更替水平。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助理教授罗智健认为出生率连续近30年低于可更替水准早已预示着人口老化的加剧;随着65岁以上长者数量的快速增加,香港的就业市场将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除了就业压力,政府必须投入更多的公共资源以满足医疗、长期照顾等长者急需的产业。另外,香港推出强制性公积金(MPF)至今不足17年,当目前40-50岁的中年人面临退休时,他们所储蓄的养老金并不足以满足退休生活的需求,亦须政府资助。
此前,港府曾经希望内地赴港产子潮能延缓香港的人口老化。香港政务司司长林瑞麟1月在立法会辩论时强调应正面看待“双非”婴儿,称这些婴儿未来将为香港补充新鲜血液,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
对此,罗智健认为大量“双非”婴儿的涌入对改善香港的人口结构帮助不大,并将为政府的公共政策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他表示,根据调查,“双非”婴儿在拿到香港身份后短期内并不在香港居住,因此目前的争议主要集中于产房资源分配;但作为香港社会的一员,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必须预留充分的资源,涉及教育、住房及公共服务。若“双非”婴儿届时大批返港接受教育,则香港的公共资源面临巨大的挑战;若长期留在内地,则会造成政府公帑的浪费,可谓进退维谷。
统计处最新调查显示,“双非”父母在香港生下婴儿后,大多会返回内地,只有约1%的父母会将婴儿留在香港由亲友照顾;但同时,近六成的“双非”家长表示,计划让子女在21岁前会返回香港读书或就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