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彭清华:香港回归15年见证“一国两制”巨大成功

2012年06月14日 08:4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彭清华:香港回归15年见证“一国两制”巨大成功
彭清华接受采访。王平摄
    1997年,在京参加京港青年18岁成人宣誓的香港学生与北京汇文中学学生同声高唱《明天会更好》。新华社发

  编者按:香港回归祖国已经15周年了!九七回归前,西方对香港前途的预判悲观者居多;一些港人也受此影响移民海外。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纪念日,今日香港繁荣远胜往昔。为此,本报从今天起陆续刊登记者赴港采写的系列报道,以展现今日香港之样貌,供读者品评香港回归以来的变化发展。

  “回顾香港回归15年走过的历程,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15年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巨大成功的15年,是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的15年,是两地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两地同胞感情不断加深的15年,是创造崭新历史的15年。”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区联络办主任彭清华6月1日接受内地媒体联合采访时,这样评价香港回归15年。

  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

  “有些现象,能说明香港的经济现状。”彭清华说,“美国《财富》杂志1995年刊登题为《香港之死》的封面文章,预言回归后香港将日渐衰落;回归10年后,还是这本《财富》杂志,发表《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坦承当年预言完全错误。”

  “还有,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香港被国际投机势力列为狙击对象;而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香港却成为相当一部分国际金融资金的避风港。美国《时代》周刊还创立了Nylonkong(纽伦港,即纽约、伦敦、香港三大国际金融中心)这个新名词。”

  彭清华又举出一连串数据,来说明香港经济的巨大活力。“2004年到2011年的7年间,香港GDP平均增速达5%,是同期其他发达经济体平均值的近2倍。香港已经连续18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世界银行对183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排名中,2012年香港排第二位。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刚刚公布的《2012年世界竞争力年报》中,香港连续第二年以满分100分荣登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榜首……”

  目前世界经济大环境不佳,但彭清华说:“我对香港的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因为香港有良好的基础和特殊的优势,背靠祖国,具备克服困难、化危为机的有利条件。

  “挺港”“惠港”不是单向“送礼”

  记者问:“您如何评价中央一系列‘挺港’、‘惠港’措施对香港经济所起的作用?”

  彭清华先举了2003年亚洲金融危机的例子,那时香港经济陷入谷底,中央因而推出CEPA(即《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并开放内地游客赴港个人游,为香港经济注入活水。

  彭清华说,中央开放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融资,以及支持香港发展人民币业务等措施,对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提供了新机遇。“截至2012年4月底,内地在港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港交所上市公司总市值的58.7%。”

  彭清华表示,回归后的大型跨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香港构建区域现代流通网络奠定了基础,通过建立粤港、沪港、京港等区域合作机制,消除了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基础设施瓶颈和体制性障碍。

  针对有人把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的做法形容为“送大礼”,彭清华说,不能简单看作单方面“送礼”,因为它既是香港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香港在积极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香港对内地的投资,占境外投资的45.1%,同时内地企业自1993年以后在港上市融资超过3万亿港元,香港又是内地企业最大的境外融资中心。现在,内地省市与香港的合作,更拓展到了服务业、人才引进与培训、联合海外推介等领域,香港所扮演的角色更加丰富多彩。

  摩擦矛盾绝非两地交往主流

  谈到最近一些内地游客与港人发生摩擦时,彭清华说,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其客观原因,不必大惊小怪。两地有不同的历史环境、文化氛围、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本地人和外地人在某些问题上产生一些矛盾,在很多地方不同时期都存在。去年,内地访港旅客已达2810万人次,相当于香港常住人口的4倍,如此大规模的人员往来,有些摩擦在所难免,这些摩擦和矛盾绝不是两地交往的主流。

  彭清华说,两地要正确看待和尊重彼此的差异,相互体谅,求同存异,同时对已发生的事,要客观解读、理性分析,而不要意气用事,无限放大,火上浇油。另外,两地要完善合作机制,比如个别香港导游强迫内地游客购物的事发生后,两地旅游部门联合规管,改善了旅游市场秩序。

  “两地深化交流合作是大势所趋。”彭清华说,“每当香港经济民生遇到严重困难,中央政府和内地民众都及时出手相助;每当内地同胞遇到严重自然灾害时,香港市民无论男女老幼都慷慨解囊奉献爱心,这充分体现了两地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展望未来,彭清华认为,香港与内地交流合作的趋势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合作进一步深化扩展,从经贸领域拓展到科教文卫、体育、法律、国际仲裁、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二是区域合作更加紧密,香港作为亚洲重要的国际都会,将与珠三角加强分工合作,共建优质生活圈,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三是两地企业联合“走出去”,以联合投资、联合投标、联合承揽项目等方式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本报记者 王平)

【编辑:程涛】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