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港旅游文保业异彩纷呈 "东方之珠"魅力倍增

2012年06月26日 09:50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永远盛开的紫荆花

  ——香港旅游、文保业异彩纷呈

  2012年,根据国际旅游网站TripAdvisor的用户投票,香港获选为全球第10位、亚洲第一位好去处。香港已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之一,东方传统与西方文化共熔一炉、新旧事物相互交融,缔造出香港独特的都会文化。

  回归,带来旅游市场空前繁荣

  在金紫荆广场“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及回归纪念碑旁拍照留念,重温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乘亚洲最长的户外登山电梯,置身集古村,仿佛走进时光隧道,重温中国历史……香港回归祖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内地游客到港旅游。2011年,香港接待旅游观光人数创历史新高,达4200万人次,其中内地游客达2800多万人次,占了六成多。香港旅游业议会总干事董耀中说:“回归后香港旅游业得到中央政府跟国家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尤其在2003年非典时期,中央政府跟国家旅游局通过内地个人游计划,振兴了香港旅游业。”

  数据显示,2003年开放内地居民赴港澳“个人游”,当年内地游客达66.7万人次。截至2011年底,这些年来,内地共有超过7840万人次到香港旅游。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樑描绘了香港旅游业发展前景:“我们在不断发展香港的迪斯尼乐园、海洋公园,建造了新景点,整个发展计划完成后,海洋公园会成为拥有超过70个景点的世界级海洋主题公园,而迪斯尼乐园的工程也包括3个新的主题园区。”

  文保,使“东方之珠”魅力倍增

  高速发展的香港,也面临着同其他国际化都市一样的发展与保护问题。2007年7月1日成立的香港发展局,在其工作中增加了文物保护的职责,并在成立之初制定了文保政策,成立了文保专员办事处。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说:“从2008年1月,我们提出所有的工程项目在计划最初阶段,就要进行文物影响的评估,至今已有超过2600个项目经过了评估程序,有31个项目可能对文物有些影响,要进行更详细的评估。”

  林郑月娥介绍,到目前为止,香港共有101个建筑物或地点受到法律保护。政府投放了20亿港元,主要做翻新或保护工程。很多项目正在改装修缮中,前荔枝角医院将改造成“饶宗颐文化馆”;建于1930年的湾仔蓝屋建筑群将改造成文物地方生活馆,主要向参观者展示过去人们的生活场景、文化气息;中环街市将改造成为“城中绿洲”,供市民享用。

  科普,为旅游增添磁石效应

  “如教堂的风琴,似赤漠城堡,像文房的笔砚,仿佛千层糕……”这首儿童歌曲将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形象地展现出来。在离闹市不足15公里处,大自然展示了壮丽的地质奇观:极具规模的六方柱状节理构造景观,是世界上同类岩石中罕见的地质现象。其分布面积大,露头完整,具有稀缺性、独特性和典型性。难怪香港地质公园不足3年就实现了“两级跳”:先于2009年取得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又在2011年9月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这一弥足珍贵的自然奇观,每年吸引了超过百万的游人留连忘返。

  地质公园主任、杨家明博士说道:“地质公园特别注重做好教育科普工作,利用一些地质景观普及一些地质知识,如六方柱是怎么形成的?地球是怎么形成的?通过一些告示板或解说牌,简单、通俗地告诉游客。解说牌上还辟有儿童角,配上卡通人物及图画,无论老幼看后都能理解这些科普小知识,进而唤起游客的保护意识。”

  旅游、文保、科普的和谐共生,使香港的旅游业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本报记者 李海秀)

【编辑:吉翔】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