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百岁”罗湖桥:国门之窗见证回归15年
【编者按】 7月1日迎来了香港回归15周年。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近期本报记者走访深港边境线,寻访香港与大陆之间的深厚情谊
罗湖桥横跨香港与深圳,作为最早打开国门的窗口,不仅见证了深圳河两岸的风雨沧桑,也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香港回归祖国的过程,是跨越历史长河的百年大桥。它目睹了深港两地经济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深港两地血浓于水的情谊。在香港回归15周年之际,本报记者踏上罗湖桥,采访了守护这座有着特殊历史意义的百年名桥的边防卫士们
本报记者游春亮本报实习生惠珍
“年轻的”罗湖桥
“能守护这座横跨深圳与香港、有着百年历史的罗湖桥,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广东公安边防总队第六支队八中队指导员阴圣文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水深不过5米的深圳河上,静卧着一座威严秀丽的现代化钢铁大桥——罗湖桥。罗湖桥全长32米,宽12米,以它并不宏伟的“身躯”紧紧联系着深圳和香港两地。
6月27日,朝阳似火。记者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了罗湖桥这座历经了跌宕起伏岁月的“百岁老人”,一睹它的“新颜”。
走近一看,浅灰色的大桥上,架设着各种通讯线路及电气化铁路的高压电线,桥的那头香港一侧河岸上绿树成阴,给罗湖桥平添了几分生气。桥上两条长长的铁轨,从看不见头的深圳一侧,通向一眼望不尽的香港一侧,不时有广州至香港的直通列车经过。
每有列车经过时,在罗湖桥头巡逻的执勤士兵就会站在中队设立的简易哨卡向列车敬礼,因简易哨卡就设在离桥头不到5米远的位置,所以八中队官兵把这个哨卡称之为“国门形象哨”。
在罗湖桥头,一块刻着“罗湖桥第一哨”几个红色大字的巨型鹅卵石映入眼帘,旁边有一座新建成的小房子,站在“罗湖桥第一哨”一眼望去,紧挨着罗湖桥还有一座人行桥。
阴圣文向记者介绍,这是八中队刚刚修建的新哨卡,将替代以往露天的执勤环境,也进一步提升了“国门”的形象。而旁边那座人行桥则是罗湖联检站的物资运输通道,改革开放之初,它也担负着来往深港两地的重要人行通道。
经历百年沧桑
罗湖桥作为最早打开国门的窗口,不仅见证了深圳河两岸的风雨沧桑,也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香港回归祖国的过程,是跨越历史长河的百年大桥。
1910年,罗湖桥在詹天佑的督建下顺利完工,1911年广九(广州至九龙)铁路的全线贯通,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罗湖桥。
抗日战争时期,罗湖桥成了中国和世界沟通联系的唯一的陆路物资通道。其间,英国军队为了阻止日军侵港,将桥拆毁。1938年,日军走过罗湖桥攻占了香港,对罗湖桥进行重建。国内战争期间,罗湖桥又被毁建两次。新中国成立后,罗湖桥成为了中国的南大门,开启了流离海外的中国人迫切想要回家的心情。
16岁就成为香港蛙王、受到港督接见的香港泳坛奇才戚烈云,曾7次提出回祖国的申请而被港英当局拒绝。1954年4月8日,他乔装打扮成一个穿着花衬衫、肩挎画夹子的画家,趁桥头驻守的港英警察不备,跑过了罗湖桥。后来,他为中国体育带来了第一个游泳世界纪录。
1955年10月8日,著名科学家、后来成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的钱学森突破美国政府的封锁,一手领着6岁的儿子,一手提着一把吉他,走上了罗湖桥头。
1957年,罗湖桥得以重建,此时的罗湖桥,也成为一条政治防线桥,桥的两边不断发生着阶级斗争。
60年代初,中国大陆遭遇了三年自然灾害,而此时的香港市场更是告急,市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下,由铁道部、外贸部联合开辟了“鲜活商品快运货物通道”,罗湖桥成了香港连接祖国的“生命通道”。
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经罗湖桥从香港进入内地的中外旅客日益增多,小小的罗湖桥已适应不了口岸发展的需要。1985年6月,现代化的罗湖口岸联检大楼双层人行桥在铁路桥东侧200米处建起。
1997年7月1日,罗湖桥随着香港一起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桥的两端也不再有纷争,取而代之的是深港两地的同胞情谊。
在见证了供应港澳鲜活商品“特别通道”的开通,见证了大陆从被封锁到改革开放,更见证了香港回归的曲折历史后,2003年,经历了百年沧桑的老罗湖桥终于“寿终正寝”,被如今这座现代化大桥所替代。老罗湖桥也已沿轨道平移到旁边10多米处的香港路段,作为文物永久安置;“年轻力壮”的铁路新桥接棒继续“工作”,恰逢香港回归十五周年之际,罗湖桥又将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深港情谊的“钢铁纽带”
如今的罗湖桥,连接着深圳站与香港九龙站,广州、佛山、肇庆等地至九龙的直通列车每天往返于桥上,虽已不再经历曾经的那些风风雨雨,却目睹着深港两地经济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深港两地血浓于水的情谊。罗湖桥俨然成为内地与香港往来的纽带。
“罗湖桥那头就是香港的落马洲警署了,与我们中队只有一河之隔。香港回归之前,罗湖桥两边局势相当紧张,罗湖桥作为深港边境线上的一个交界点也是纷争不断。”阴圣文告诉记者,“香港回归后,我们与香港那头的警署关系越来越好,落马洲警署每星期都会过来与我们进行会晤,聊聊深港两地最近的情况,彼此都感觉像一家人了,这可是用钢铁做成的‘纽带’,谁也别想扭断它。”
“每天看着经过罗湖桥来往深港两地的列车上的中外友人,都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守护罗湖桥,不仅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荣耀。”从杨伟的口中,丝毫听不出一点每天风雨无阻在罗湖桥头执勤的辛酸。
专题:香港回归1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