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迪士尼与海洋公园的奇妙“鲶鱼效应”
中新社香港7月15日电 香江漫话:香港迪士尼与海洋公园的奇妙“鲶鱼效应”
中新社记者谭休伊
香港迪斯尼乐园首轮扩建中的最大主题区“灰熊山谷”于14日开幕,开幕日期仅比海洋公园耗资55.5亿元(港元,下同)、历时6年打造的全新发展计划压轴项目“冰极天地”迟一天。
两大主题公园“抢滩”揭幕新园区,“正面交锋”是有意还是凑巧?业内则有声音指警惕“外敌”,并呼吁两大主题乐园尽快“联手对外”。
“就是这么巧,不是有意为之了,大家做乐园生意,暑假是重要档期,都希望向客人呈现新鲜感。”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行政总裁金民豪向中新社记者说。
香港迪士尼建园快将7年,始终未能走出"盈利怪圈",去年香港迪士尼总收入为36.3亿元(港元,下同),却有2亿多亏损;反观海洋公园,已连续9年录得入场人次增长,在新近的“全球主题公园入场人次排行榜”中,居大中华区榜首。当年救海洋公园于水火的“兰桂坊之父”盛智文,在“冰极天地”开幕式上高调宣告,海洋公园已跃升为具领导地位的“世界级主题公园”。
迪士尼这条“过江龙”,真的被“地头蛇”击败了?
“不要这么快下结论,”香港中文大学市场学系教授冼日明表示:“海洋公园不能太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已‘打低’劲敌。”海洋公园是扎根香港超过30年的本土老牌公园,上世纪末因品牌老化连年录得亏损,在迪士尼进入香港市场之时,却奇迹般浴火重生。冼日明分析指,海洋公园在面对迪士尼“中途介入”的高压,反而促发“鲶鱼效应”(Weeve Effect),即在强大竞争者介入时,衰败企业爆发惊人潜能。
冼日明指,迪士尼表面看是输了,但其有大概四成收入来自门票,三成来自餐饮销售,另外三成来自酒店;海洋公园却有八成收入来自门票,其他收入偏低,若游客人次稍一改变,都会造成大冲击。
“优势不可能永远存在,”冼日明说,虽然海洋公园很努力进行重整,但其带来的新鲜感能维持多久并不确定,其中影响因素包括酒店,不像迪士尼有让人难忘的代表角色,整体配套也在迪士尼之下,若未能改善,就只能是“区域级主题公园”,而不能称为“世界级主题公园”。
上海迪士尼快将落成,让不少亚洲区主题公园“神经”紧张,香港迪士尼自信将其视为有正面效果的“协同效应”,海洋公园方面,盛智文却形容为“威胁”。他更建议海洋公园、迪士尼大可以联手吸引境外游客,做好“香港”这个品牌。
在海洋公园力图变革之际,香港迪士尼也于2009年获香港立法会拨款36亿元,扩建3个园区。随着扩建压轴大戏——“迷离庄园”将于明年登场,这个“全球最小迪士尼”总面积将增加四分之一。2008年金民豪“掌舵”前,香港迪士尼每年亏损超过10亿元,而在他“引航”下,乐园在2010年首次录得超过2亿多元息、税、折旧及摊销前盈利,2011年税前盈利更达5亿元。华特迪士尼乐园及度假区主席汤世德认为,迪士尼财政状况已有大幅改善,他明确指,赚钱“指日可待”。
冼日明认为,目前看来,“鲶鱼效应”已使两大乐园已达到“大致双赢”。虽然对香港本地游客来说,海洋公园、迪士尼是非此即彼的选择,但对外来游客说来,很可能两家都去,两大乐园既是竞争对手,亦是策略性伙伴,乐园持续发展壮大,是合力推高了香港的吸引力。
盛智文回应中新社记者说,香港全年约有4000万人次游客,海洋公园、迪士尼大可以联手吸引区域游客。
香港迪士尼的“小镇大街”是19世纪美国的繁华倒影,而海洋公园的“香港老大街”则是半世纪前的老香港印记,两大乐园的轨迹迥然有别,却齐齐在香港多元土壤上开出“双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