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综述:中央惠港政策已成香港经济信心的"强心剂"

2012年09月01日 08:30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每当有中央对港政策出台,就能感受到香港经济有明显起色。惠港政策已经成了香港经济信心的‘强心剂’。”在香港,不少市民都认同这一说法。

  香港回归15年来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禽流感、全球经济衰退……每次应对挑战,都可以感觉到身后强大的支持,而香港人也总是能抓住机遇,拼搏而上。

  “惠港”、“大礼”是一种说法,“机会”、“双赢”也开始被越来越多人提及。

  背靠祖国,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稳固

  “全球金融市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回归15年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不仅没有改变,而且在全球的影响力大大加强,这离不开中央政府的支持。” 摩根大通投资银行亚洲区副主席及中国执行官方方说。

  方方表示,如果没有惠港政策的支持,香港金融市场可能依然只是边缘的新兴发展中的地区性市场,发展空间十分有限。然而从2009年起,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集资额已经连续3年超越纽约和伦敦,位居全球第一。来到香港上市的,绝大部分是中国内地企业。“这是中国内地经济发展的反映,也是中央政策推动的缘故。”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正因为有了中央的政策支持,香港中环金融区才能继续招人开工。加上香港的地缘优势、制度优势、人才优势,国际金融中心还可以增添新内容。”方方说。

  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都给香港带来巨大商机。方方指出,香港之所以能够和纽约、伦敦一起被称为“纽伦港”,离不开祖国大后方的支持。

  “个人游”10年, 带旺香港人气

  在铜锣湾的核心商业地带,商店鳞次栉比,游客摩肩接踵。“这一条街上就开了好几家化妆品店,很多内地游客都会来这里扫货。我们店里的售货员现在都能说普通话。”化妆品店售货员林小姐说。

  眼前的繁华让人流连,过去的风浪也让人记忆犹新。

  “2003年非典来袭,香港人心惶惶,街上静悄悄,是‘个人游’让香港重新热闹起来。”香港市民周美芬说。

  内地赴港“个人游”推出近10年来,已为香港带来8000多万人次内地游客,消费总额累计超过6300亿港元。有经济学家指出,在过去几年,“个人游”足以带动香港1到2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率,相当于贡献了港人平均每人1/3的薪酬加幅。

  周美芬和丈夫在港岛经营一家房产中介。随着“个人游”开通,房产中介里的内地客人越来越多。渐渐地,客户群中的内地客人和本地客人比例已经达到1∶1,现在内地客已经是重要的客户群。

  内地食品平价供应,稳定香港物价

  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指出,利港措施也关乎蔬菜价格。从最初的“三趟快车”到今年6月刚刚宣布的新一批惠港措施,都反映出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香港餐务管理协会主席杨位醒说:“我们用的食水(自来水)、饭桌上的餸菜(蔬菜)都是来自内地。”

  目前,香港市场95%的活猪、100%的活牛、33%的活鸡、100%的河鲜产品、90%的蔬菜、70%以上的面粉都由内地供应。

  正是内地食品的大量平价供应,稳定了香港的物价。

  2011年,香港的生乳猪价格从平时的300港元左右不断上涨,一度逼近700港元。“一般人吃不起,大家都担心会引发食肆结业潮。”杨位醒回忆说,是中央大力保障供港食品平稳的挺港、惠港措施见效,令乳猪价格重新回落到300港元左右的“亲民价”。

  杨位醒认为,中央政府对香港的“照顾”更体现在食品安全中。“食品安全事件近年来都鲜少听闻,这离不开内地部门的监管。”

  携手内地,探索更大发展空间

  今年7月,一座“香港气质”的公立医院在深圳诞生。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试业以来,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家庭医学及基层医疗学系主任林露娟教授每周两天北上深圳,和内地医生一同会诊。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香港医生可以在内地执业,和内地医生的交流更顺畅、更紧密,直接参与治疗工作的程度也加深了。”林露娟说。

  对于香港大学医学院而言,随着学生人数增加、香港本地病种却越来越有限,港大医学院原有的教学医院——玛丽医院已经难以满足日常教学需求。作为落实CEPA的合作试点,港大深圳医院给了学生们一个更广阔的实践空间。

  香港的管理团队更期望将香港的医疗服务模式带入深圳的医院环境:全预约制的就诊方式、医生聘用制、红包回扣零容忍、药品厂院直销……同时,香港的医生也要适应内地的医疗、用药规范。对于两种模式的合作探索成果,各界都拭目以待。“双方都要摸索着前进,但是我对医院的前景有信心。”林露娟说。

【编辑:程涛】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