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和内地人民全力支持改善香港民生纪实(2)
滚滚客流畅市道
热闹繁华的香港铜锣湾,御仁堂中西大药房铜锣湾店店长许先生站在约20平方米的开放式铺头前,用一口颇为流利的普通话正接待一拨来自内地的顾客。
“自从个人游实施以来,内地客人多了很多,已经占到我们店客流和营业额的六成。”他告诉记者,这个面积不大的铺面,目前聘用了8名员工。
像“御仁堂”这样从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中获益的例子,在香港比比皆是。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于2003年启动。彼时的香港,因受到SARS疫情冲击,市面萧条,门可罗雀。2003年5月,赴港游客同比下跌68%,仅旅游收入就减少123亿港元。这一损失很快波及到零售业和消费业,导致失业率达到香港回归祖国以来新高,香港经济、民生笼罩在沉沉阴霾中。
就在这时,《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签署以及广东、北京和上海开放居民以个人身份赴香港旅游,如同雪中送炭,一举扭转了香港的不景气状况,改善了就业环境,刺激了市民消费,推动了香港经济复苏,给广大香港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分析人士认为,旅游业虽然只占香港GDP的7%,但内地游客给香港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收益,增加了就业,更点燃了港人的消费信心,带动了香港的人流兴旺、市道畅旺。
其后,个人游范围不断扩大,人数逐年递增。如今,已有广东、北京、上海等22个省(区市)的49个城市实施赴港个人游。在今天香港的大街小巷、商场、饭店、景区、公园,普通话已经变得非常“普通”。每逢假期甚至平日,香港各大旅游景点和商场,到处是说普通话的内地游客;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拎包提袋的内地游客。黄金首饰、家用电器、名牌服装、化妆品等,都是内地游客购买的热点商品。
香港“兰桂坊”和海洋公园老板盛智文说:“个人游如同打开了水龙头,让内地的财富流入香港。现在的内地游客已经占到海洋公园游人总数的近一半。”“内地游客在恢复经济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是点燃火焰的火柴,使得经济再次运转起来。”
2003年,“周大福”在香港约有二三十家店铺,今天已增至88家。铺面增多带来的不仅是公司业绩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其背后就业机会的增多、员工薪资的增长。周大福珠宝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孙志强告诉记者:香港的服务、零售行业是个人游的最大受惠者,目前我们一些分店的内地顾客比例甚至达到了七成以上。
除了旅游业直接受惠,个人游旅客数字连年递增还带动了香港其他行业的发展,并有效提高了中低端市场中消费性服务人口的工资水平。据特区政府估算,从2004年至2009年,个人游旅客给香港带来的消费累计近850亿元;创造的就业职位由2004年的1.9万个,增至2009年的5万个。
为进一步推动赴港个人游市场的不断扩大,促进香港旅游业的繁荣发展,中央政府还于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之际推出新举措,允许内地旅行团乘坐邮轮从香港到台湾后,继续乘坐该邮轮前往日本或韩国旅游再返回内地。对此,香港旅游业议会总干事董耀中表示,新措施有助于带动内地旅客使用香港的邮轮设施,保守估计,内地游客乘坐香港邮轮的客流量有望上升二至三成。这对明年即将投入使用的香港邮轮码头将起到正面作用,有助香港成为亚洲邮轮枢纽。
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助理总研究主任方舟认为,开放个人游的意义不亚于CEPA。如果说CEPA更多使香港劳动力市场中的中高端专业服务业人士受惠,而个人游则提高了中低端就业市场中消费性服务业人口的工资水平。中央政府“挺”港举措“利国、利港、利民”,个人游堪称其中一个有力的例证。
六大新政增福祉
回归15年来,中央政府与内地人民始终想香港同胞之所想,急香港同胞之所急。在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之际,中央政府又制定并公布了六大方面的新政策措施,涵盖经贸、金融、教育、科技、旅游及粤港合作六大范畴,以进一步支持香港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市民福祉。
6月28日,12所香港高校和17所内地高校签署合作意向书,加强人员互访、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交流。为此,中央政府从2013年开始设立专项资金,在现有基础上每年再邀请2000名香港高校师生赴内地学习或科研,同时每年资助香港7000名高校师生暑期赴内地交流。
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黄乃正说,香港的科学论文引用率世界排名前十,不乏人才,问题在于香港没有工业,加上大学教师职位有限,香港学生毕业后的出路面临挑战。相信这些措施会受到欢迎,能鼓励香港学生考虑到内地发展。
中央政府还将继续完善供港物资相关体制机制及通关制度,确保内地对香港的基本生活物资的安全稳定供应;进一步放宽香港居民个体工商户在内地的经营范围,取消从业人员人数和经营面积的限制。
此外,中央政府正积极采取措施,深化内地和香港在生态环保、清洁发展、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养老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制定税收、土地、劳保、人才等支持政策,加快内地与香港基础设施对接,完善珠三角地区与港澳交通运输体系,加强粤港供水、供电、供气等网络合作。
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就此撰文指出,近年尤其是在国际金融风暴肆虐以来,香港和内地都出现通货膨胀压力。香港市民面对副食品价格上升,猪肉、蔬菜、日用品都涨价,家庭主妇叹买菜难。而以上新举措反映出中央与香港特区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展示了相当大的合作空间,涉及内地对香港从菜篮子到水电供应的相关体制和制度,确保内地副食品和必需品稳定的供应,有利于稳定香港物价”。(记者 张勇 张雅诗 王攀)(参与采写记者:刘畅、林建杨、高路、苏晓、王小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