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佐洱出书讲述亲历香港回归前的中英谈判
资料图:陈佐洱
中新社北京9月19日电 (记者 邢利宇)陈佐洱著纪实文学《交接香港——亲历中英谈判最后1208天》将于9月下旬在香港(繁体字版书名《我亲历的香港回归谈判》)和内地相继出版面世。据悉,这本由香港凤凰书品文化出版公司发行的新书印数已超过香港当地其它畅销书的一倍。
陈佐洱,1942年出生于上海,在福建成长,曾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等职。
1994年3月11日,时任港澳办一司司长的陈佐洱奉命从北京赴香港,出任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代表,从当日至1997年6月30日,他先后担任中方14个专家小组组长,主谈了包括防务与治安交接、财政预算案编制、政府资产和档案移交、终审法院筹建、特区永久性居民身份认定和护照签发、机场码头铁路等大型基建和电信等跨“九七”重要专营权批出一系列议题,最终全部与英方达成了共识。
书中讲述的是这位从事港澳事务25年的“老外交官”,在那1208个日日夜夜亲历上述谈判的艰难曲折过程,其中诸多谈判细节鲜为人知。除文字外,全书还有珍贵历史照片200余幅。
“读完你的大作,感慨万千。你以生动的笔墨和第一手材料刻画了那个我们共同战斗过的,惊心动魄的年代。”当年实施香港回归工程的“总参谋长”、国务院港澳办原主任鲁平评价道,“这是一部优秀的,可读性和史料性都很强的报告文学。发表后一定会受到广大读者,内地和香港的,争相一睹为快。”
国务院港澳办政研司巡视员谢伟民则认为,这部作品将后过渡期中英谈判的始末与香港百年的变迁浓缩于20余万字中,宛如一幅栩栩如生的历史画卷,予人浑然一体、一气呵成之感。“在我接触到的有关香港回归的众多回忆录中,这是情感最真挚、文字最精彩、研究香港问题最精到的一部。”
陈佐洱向中新社记者表示,历史不应该忘记,但回忆和研究历史,目的还是为了向前看,向前进。他在写书过程中十分认真考虑分寸,力求做到两点:一是“真实”,二是“文学”。为尊重历史,做到客观真实,书中涉及所有事实,均有资料稽考。涉及较多笔墨、私交甚多的人士,或专门约见、或将相关文字送其核对,务求准确。
据悉,该书的英文版也在中国外文局翻译出版过程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