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水陆特勤队:"蛙人"本领超凡 深港边境护安全
与香港毗邻的大梅沙海域是广东省深圳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鲜为人知的是,在这平静蔚蓝的大海深处,却有着一支被称作“海上蛟龙”的深圳边防支队海上特勤队,这是全国第一支水陆两栖特勤队,教练则来自香港。一直以来,深圳边防支队和香港水警紧密联系与合作,共同维护着深港海域的安全稳定。而海上特勤队的成立,对深港边境线上的安全保障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10月15日,秋日的阳光洒落一地。记者来到驻守在深港边境线上第一支海上特勤队,探访拥有潜水精英的“蛙人”部队。
海上特勤队的由来
由于毗邻香港,深圳边防支队海上辖区距离香港最近的地方不过400米,走私和偷渡等违法犯罪活动屡禁不止,海上反恐处突方面存在空白。由于香港与深圳之间水上、水下安全保障的需要,组建一支具备水陆两栖执勤素质及快速反应能力的队伍迫在眉睫。
2008年,随着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会的举行,作为大运会开幕式和海上竞技项目安保的精锐力量,经上级批准,海上特勤队应运而生。
当时,全支队有一千多名官兵,经过层层筛选,20多名在游泳、越野、格斗、射击、船艇驾驶等科目的佼佼者脱颖而出,进入海上特勤队。2008年8月18日,海上特勤队正式成立,深圳市政府拨款1亿元为该队购买了清一色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装备。
由于是第一支水陆两栖特勤队,组建之初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特勤队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为将特勤队锻造为一支作风顽强、业务精湛的海上尖刀部队,特勤队只得“四处求医”。
“潜水是训练‘蛙人’必备科目。潜水最早是在欧美流行起来的,香港水警中也早已配备有潜水部队,而中国内地当时在潜水方面可谓‘一片空白’。经上级安排,特勤队邀请到一名香港潜水专业人士来对特勤队进行潜水技能的指导与训练。”海上特勤队队长黄永骥向记者道出特勤队请香港教练的缘由。
科学练兵练出战斗力
“耐高温、耐严寒、憋气是对海上特勤队队员身体素质的基本要求,加上香港教练各项严格训练,让队员们吃尽了‘苦头’。”在从建队之初到现在一直在特勤队的老“蛙人”杜俊德的记忆中,训练初期的“苦”仍记忆犹新。
耐高温训练,队员们要脱光上衣在烈日下顶住3到4个小时的暴晒,几天下来,队员们背上都脱过好几层皮;武装泅渡训练,每人要游3000米到5000米,全套装备负重40多斤游300米;武装越野,全副武装负重30多斤的物品进行五公里定向越野。此外,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多个蹲下与起立更是“家常便饭”。
完成了体能和基础科目训练后才能开始专业潜水训练。“蛙人”要根据要求潜入5米深的水下,在一根绳子上按要求的尺寸精确地系上6个结,而后再按教练给的信号将其解开。接下来的“水下求生”训练,“蛙人”被绑住手脚扔进水里,在自行把绳子解开的过程中,还要想方设法浮出水面呼吸氧气。在进行携带氧气瓶潜水训练时,这位香港教练常常会拔掉“蛙人”的氧气管、关掉供氧按钮或扯掉氧气罩,让“蛙人”们自己解决在无氧条件下的生存问题。
经过这位香港教练近一年的“魔鬼式”训练,队员们的身体素质、忍耐力和心理素质都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也使特勤队的“蛙人”们练就了超凡的水下本领。
2010年9月,该支队又将特勤队全体队员送到青岛海军潜艇学院,对战斗潜水以及水下的排障、爆破、格斗、射击、医学、特种装备使用等科目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
现在的特勤队,已经蜕变成为一支成熟的海上尖刀部队。据了解,海上特勤队成立至今,新老队员们已平均潜水超过500小时,先后成功救助落水群众12人,出动警力315次,海面巡逻7200海里。
深港联手维护海上安全
一直以来,深圳边防支队和香港水警紧密联系与合作,共同维护着深港海域的安全稳定。而海上特勤队的成立,对深港边境线上的安全保障更是起到独特的作用。
在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安保工作中,海上特勤队承担了大运会海上赛区的海域探摸、打捞及海上突发事件处置等任务。在开幕式以及涉及到海上项目比赛前,特勤队都会提前潜入深水处,利用水下探测设备进行摸排,并与香港水警及时沟通,联合巡逻,确保了大运会的顺利进行,也成为大运会海上安保的一个亮点。
“特勤队每年都会同香港水警进行巡逻演练,香港潜水部队也会来特勤队进行经验交流,‘蛙人’们在相互交流战术经验后,都获益良多,在相互学习过程中也增进了与香港同胞的感情”。特勤队队员王小华开心地告诉记者。
7月20日,200多名香港民众安全服务队少年团的队员们来到海上特勤队进行参观访问,在听取解说员介绍海上反恐和缉私事迹、各种武器装备的主要特点以及性能作用后,海上特勤队蛙人的水下摸排、水下推进器使用、水下格斗和船艇备勤备航、离靠码头部署等演练博得了少年团队员们的阵阵掌声和喝彩。(记者游春亮、通讯员郑国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