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沙士英雄”沈祖尧反思非典十年
十年前的2003年初春,香港暴发“非典”(港人称沙士),令香港百业萧条,并夺走299人性命。为反思非典疫情,香港中文大学19日举办记者会,回顾沉痛历史。
“虽然当时我们面对重重困难和挑战,但我们也展现出正面的态度,包括医护人员表现出专业精神,以及整个社区团结抗疫。”当年参与奋勇抗疫的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任职沙田威尔斯医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部门主管,领导医护人员队伍在前线作战,被誉为“沙士英雄”,其后被《时代周刊》评为“亚洲英雄”。
当年与沈祖尧在医院共事的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感染及传染病科主任李礼舜,形容自己“戴着外科手术口罩冲进火场”,奉命到8A病房查看患者情况,发现病人出现肺炎和发烧症状。
他说,这十年来中大进行了超过250项有关的研究,并就曾入住深切治疗病房的个案进行分析,有关结果至今已被引用超过1800次,并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的临床指引。
沈祖尧说,回望过去10年,非典暴发带来很多反思,其中最大的启示是传染病不仅在发展中地区发生,也会在香港这样的大都会发生,因为这是个国际交通往来频繁的地方。
他认为,有关预防传染病方面的教育、培训和研究十分重要,对于政府在2004年设立新的传染病研究基金,并成立卫生防护中心感到特别欣慰。
在治疗方法上,医护人员也有新启发。非典暴发时,医生会为严重患者处方高剂量类固醇,但却带来严重副作用,其后医护人员普遍认为应该在发病后期才使用,而在剂量上也要适当控制。
不过,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呼吸系统科主任许树昌指出,现在医学界仍未有疫苗或抗病毒药物用以专门针对非典病毒,而这种病毒仍在自然界中存在,所以要避免接触果子狸等野生动物。
为进一步提高公众对预防传染病的危机意识,中大将于3月12日举办“沙士十年--医护专业人员研讨会”。(记者张雅诗 张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