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纷纷推出山寨“大黄鸭” 缘何人气不旺?
记者:近日,巨鸭离港,鸭迷固然不舍。虽然经历过“泄气”风波,但是在香港展出的“大黄鸭”依然是近期香港旅游的焦点,这只巨型充气黄色橡皮鸭,受到游客们的热情追捧,自5月2日展出开始,到维多利亚港观看大黄鸭的人数达30万之多,无数人前去围观并合影,众多明星也纷纷捧场为其“代言”。据了解,此次大黄鸭香港行只是巡游的其中一站。为什么这只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道具鸭子,会引起如此大的旅游效应呢?
刘思敏:我曾提出观光旅游的“照相指数”理论,该理论是指游客在观光旅游时,照相频率和分享次数的多少反映一个景区观光旅游的价值大小,所以,当游客愿意拍照留念时,也就说明了我们景点的价值。该理论可以用于提高景区的规划与设计,使人们能从照相的角度解析景点。旅游景点都希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去观光旅游,而提供照相指数是提升观光价值的手段和路径之一。香港大黄鸭体积庞大、憨态可掬,和维多利亚港一起形成一幅平静可爱的画面,这使游客情不自禁地拍照,拍照频率和分享次数的提升,增加了大黄鸭和维多利亚港的曝光率,大黄鸭和维多利亚港相得益彰,共同提升了它们的吸引力。
徐伟跃:大黄鸭的独特性和品牌效应引关注。而维港本身的旅游价值就毋庸置疑,大黄鸭只是锦上添花,视觉效果好,同时满足了游客逗乐的心理。
记者:大黄鸭之后,内地不少景区和城市也纷纷山寨引入各种版本的大黄鸭,为什么就没有那么好的效果呢?
刘思敏:首先是中国游客对知识产权的意识不断提高,内地不少地方在引入山寨大黄鸭后,不仅没有得到游客和舆论的好感,往往还迎来嘲讽,与大黄鸭在香港展示的正能量正好相反。
徐伟跃:各地引入的山寨大黄鸭首先视觉效果不好,同时创意不够,并不能引发大家对于这一玩具或者行为艺术的好感。一个临时性展示只有不断系列化、品牌化才能有好效果。
记者:现在,大黄鸭已经离开了维港,前往美国。国内景区和旅游城市如何来利用这种模式创新游客互动体验和品牌形象呢?
刘思敏:创新分原创和集成两种。一方面,国内大型景区和旅游城市应该尝试原创品牌形象,并且将视觉化和文化内涵结合;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鉴大黄鸭的思路,研究游客心理,结合明星等娱乐模式,创新一些类似的怀旧产品。
徐伟跃:去年,清远漂流行业推出了“漂漂”的动漫形象。受到大黄鸭启发,古龙峡现在尝试结合当地特产清远鸡,推出全新的品牌形象和展示,并开发出系列产品。这不仅能够引起公众和游客的关注,而且能直接为游客带来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