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堆填区扩建举步维艰 扩建争议不断升温
香港的三个策略性堆填区即将饱和,虽然特区政府多次提出扩建,但都遭到当地部分居民、议员、政团等反对。在地区利益、政治考量等因素的纠缠下,香港的废物如何处理已成为新一届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三个堆填区将饱和
过去30年,香港人口增长了36%,但都市固体废物总量却增加了近80%。同一时期的人均每日都市固体废物量由0.97公斤增加至1.27公斤。针对这些废物,香港主要依靠堆填的方法处理。
1989年,政府宣布淘汰数个焚化炉及堆填区,并设立了三个策略性堆填区,包括位于将军澳的新界东南堆填区、位于打鼓岭的新界东北堆填区以及位于稔湾的新界西堆填区。它们分别于1994年、1995年及1993年投入使用。这些堆填区都配有多层防渗透层、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等。然而,这些堆填区并非可以无限接收废物。若废物按现时的速度增加,据估计,新界东南堆填区、新界东北堆填区及新界西堆填区将于2014至2015年、2016至2017年及2018至2019年饱和。
政府已意识到源头减废的重要性,于2005年推出“家居废物源头分类计划”,在屋苑和个别楼宇的公用地方设立废物分类设施;于2008年修订《建筑物(垃圾及物料回收房及垃圾槽)规例》,规定新建的住宅大厦及新建综合用途建筑物的住用部分必须设置垃圾储存及物料回收室等。新一届政府也继续推动源头减废,例如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将于九月推出废物按量征费公众参与过程,进行为期四个月的咨询等。
但是,这些工作都不能令社会做到“零堆填”。目前,香港并无焚化炉。虽然政府于2008年再次提出兴建焚化炉的建议,但至今仍未取得重大进展。这与焚化炉为厌恶性设施、造价偏高等有关。即使兴建焚化炉的建议获立法会通过,但兴建需要时间,堆填区扩建刻不容缓。
扩建争议不断升温
最先打起扩建拨款申请战的是将军澳的新界东南堆填区,因为该堆填区最接近饱和期限。2004年,政府已预计将军澳堆填区将会在十年内爆满,所以进行了六年的咨询工作。有关扩建计划被提交至郊野公园及海岸公园委员会,进行全港咨询,结果收回超过三千份意见书,才得出扩建的最终决定。该方案计划把该堆填区扩建20公顷,部分范围包括效野公园,因为这样成本较少。但是,该方案触发政治风波,其中一个原因是政府以《2010年郊野公园(指定)(综合)(修订)令》的方式把郊野公园转为堆填区,结果遭立法会废除,而政府也放弃提出司法复核。
其后政府再次尝试,但都无功而返。这除了因当地居民的反对外,还与2011年区议会选举和2012年立法会选举有关(香港设有区议会和立法会,前者选区范围、面对的选民数目较小,所以对地区议题更为敏感)。区议员或有意竞逐者都不愿意支持堆填区扩建,并争相在有关议题表达反对意见,吸引眼球。而这批人士所属的政团受此局限,难以在立法会上支持堆填区扩建,否则可能失去当区选民,被迫退出选举,从而失去立法会选举时的优势。
新一届政府上任后,再次推动堆填区拨款申请,但举步为艰。在立法会里,反对派政团反对三个堆填区的扩建拨款申请。而建制派政团也在有关议题上出现分歧:有的反对将军澳的新界东南堆填区的扩建拨款申请,但支持其余两个堆填区的扩建拨款申请;有的只支持打鼓岭的新界东北堆填区的拨建拨款申请;有的要求三个堆填区一齐扩建,如果政府撤回其中一个,便会反对另外两个等。
扩建前景不容乐观
在新界东南堆填区的扩建拨款申请上,政府提出改善措施的时间表,包括每日清洗环保大道十次、强制垃圾车离开堆填区等,但都无法说服地区人士。有的团体便对一千多名将军澳居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九成受访者表示反对该堆填区扩建,形成舆论压力。有区议员、居民等更进行绝食抗议,并表示不排除把行动升级。6月26日,由于政府估计在立法会财委会下属的工务小组会议上可能未能取得大多数支持,所以在会议开始时,便主动撤回新界东南堆填区扩建的拨款申请。
至于余下的两个堆填区,政府同样面临巨大阻力。行政长官在立法会答问大会上便呼吁立法会议员顾及全港市民的需要,支持政府的拨款申请。除了环境局局长外,政务司司长也亲自进行游说的工作,包括到屯门区议会(与新界西堆填区有关)与议员会面,提出多项有利该区发展的措施等。
但是,有关行动未能取得成果。屯门区议会通过动议,要求政府为区内的厌恶性设施设置上限,并要求立法会财委会否决有关拨款申请。与此同时,有两个堆填区附近的居民发起绝食抗议。
7月12日,立法会财委会审议扩建新界西堆填区的前期勘察以及新界东北堆填区扩建的拨款申请。有立法会议员已准备通过冗长发言等拖长会议时间,并提出近600项修订。但是在此发生前,有立法会议员提出终止辩论两项拨款项目。结果对终止打鼓岭拨款申请有31票赞成,29票反对,2票弃权;对终止屯门拨款申请有32票赞成,28票反对,1票弃权。政府已表明将于下一个立法年度再次提交堆填区拨款申请,并会把三个堆填区的拨款申请一并提交。
据目前观察,堆填区扩建的前景不容乐观。堆填区是厌恶性设施,难免产生臭味,并对附近景观以至物业价值产生影响。这不仅引起当地居民反对,还引来了政团的猛烈批评,尤其当该政团在该区有区议员或有意竞逐者时。在地区利益、政治考量等因素的纠缠下,香港的废物如何处理已成为新一届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文/陈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