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作家张晓风:香港遍地艺术香
中新社香港3月29日电 (记者 卢哲)“香港大概正很急切地要确定一个香港美学。但其实香港是有艺术香的,可以把这些一点一滴地累积起来。”台湾作家张晓风说。
最近正分别在香港的两所大学做驻校作家的张晓风与苏童,28日与香港作家联会的会员们畅谈城市与文艺的关系。
张晓风把香港与台北对比,认为台北多一些老式士大夫混合西派的气质,而香港,则更多的是岭南的美学。
她举例:“我看香港人晒衣服就觉得很有趣,比如他们早期用竹竿挂着衣服伸出窗外,这是在狭小空间里了不起的创建。”
还有街道上霓虹闪烁的招牌,上面的字体也是“艺术”:“香港的商人好像都喜欢字体方方正正,大部分是颜体,要胖胖的,笔画肥润,看起来富态而有福泽。这就是香港招牌的标准美学,体现商人对正大的向往。”
香港机场的地毯,在张晓风眼中也是“有语言在里面”,“我看那地毯都是小瓷砖的方块图案,这正是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最兴盛的小瓷砖文化的记忆。”还有最近去看的粤剧《南海十三郎》,“在一个竹子搭起的戏棚里,充满古代唱大戏的感觉,真是别有一番风味。”而香港近年致力保护的“旧建筑活化”,“也是保留下来了一些共同的记忆”。
“如果都把这些记录下来,可以看到香港充满艺术香。”张晓风说,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美学,就像上海是张爱玲源源不断的故事根源,香港也会是艺术创造的土壤。
而从1994年第一次踏上香港的土地,自称“特别喜欢香港,已记不清是第几次来”的苏童,这段时间住在位于新界西北边的屯门,笑称是“驻守香港西北边陲”的他不住赞叹屯门的青山绿树和海湾。“那里有让人放松的舒坦,与我之前在香港大学附近的半山上住的感觉又不一样,像在黄金海岸一般。”
苏童常常在港一住就是几个月,有机会就绕着香港到处走,“二十年来香港有细腻的变化,一句两句说不清,会是很多文人的灵感来源。”苏童说:“从外地人的角度看,中环和尖沙咀是香港的一张正脸,但是它又有更多的像是屯门美景般的侧脸,需要我们去关注、去捕捉。”
正如张晓风举的例子:“我喜欢的香港姜汁撞奶,原来故事可以追溯到明朝。城市聚集了来自不同地方的人,有着不同的故事,香港就是充满故事的地方,而今后,它仍会产生更多的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