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全国人大代表范徐丽泰:本土不是排外,更不是暴力

2016年03月10日 13:21 来源:新华社 参与互动 

  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范徐丽泰女士,就“后政改时代”的香港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青少年教育等热点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她认为,香港要用好“一国两制”优势,积极参与“十三五”和“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国家也令自身得到发展。香港面前有很多机会,不应再为内部矛盾而蹉跎岁月。对于当下有些香港青年热衷街头政治的现象,她直言,本土不是排外,更不是暴力。

  香港要努力掌握“十三五”机遇

  范徐丽泰认为,对于香港而言,“十三五”机遇非常清楚地摆在面前。“‘一带一路’的基建项目,将产生大量集融资需求。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资本联系广泛,程度也较深,集融资方面可以说很有优势。”她说,此次全国两会上,不少港区代表委员提出希望亚投行在香港设立分行,更好发挥香港的金融中心优势,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香港作为普通法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法律制度上较为接轨。范徐丽泰表示,香港法律专业人才众多,可扮演“一带一路”仲裁中心的角色,“作为中间人妥善解决内地与海外企业之间的商贸纠纷”。

  在范徐丽泰看来,“十三五”期间内地的发展也为香港带来机遇。“香港服务业发达,有望通过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与内地建立更紧密合作。”她还说,建议国家考虑在香港设立法律培训学院,针对内地执业人士开设物流、国际法等专业课程,为国家培养两套法系融会贯通的法律人才,更好适应“走出去”战略需求。

  范徐丽泰说,回归以来,香港背靠祖国内地获得很好发展,港人大多明白“合则两利、分则两害”。“香港有今天享誉全球的地位,靠的是经济实力、是专心发展。当前的香港,也要明白这个道理,机遇已经摆在面前,要自己努力去把握。”

  激进暴力行径让外资和游客却步

  被问及香港眼下矛盾对立、社会撕裂的局面如何缓解,范徐丽泰有些无奈地说:“坦率讲,我看不到很快愈合的可能性。”她说,香港有一群人“就是为了反政府”,从立法会到街头,无论什么问题都站在政府的对立面上,甚至不惜采取违法手段。

  “法治社会的一个共识是,不管你是什么政治倾向,都必须按照法律办事。可是现在香港有些人不是这样。”范徐丽泰说,由于激进分子的所作所为,香港作为法治、文明、包容的国际城市形象,受到很大打击,让外资和游客开始望而却步,令人担忧。

  “他们叫自己‘本土派’,其实根本不是真正的本土主义。”范徐丽泰说,“我对于‘本土’的定义是保存当地传统文化,致力于提高本地经济社会水平。本土不是排外,更不能诉诸暴力。这些人根本不是‘本土派’,严格来讲我认为要加上‘所谓的’这个前缀。”

  范徐丽泰表示,不排除部分民众对政府有些许方面的不满,而摆出支持反对者的姿态。但一个很明确的事实是,香港大多数市民不赞成以暴力表达诉求的行为方式,也不喜欢“拉布”(故意拖延)掣肘正常施政。将政策用民众听得懂的话“讲清讲楚”,相信会得到广大市民的支持。

  帮助青少年多些了解国家历史和现状

  在香港,范徐丽泰被人们亲切称呼为“范太”。在与青少年相关的活动场合,常常能看到范太的身影,她所经营的企业也长年资助香港青少年赴内地交流的项目。因此,看到眼下有些香港青少年不明是非、参加“旺角暴乱”等非法事件,范太表示深感痛心。

  剖析问题根源,她认为这与香港本地中小学教育和不良媒体影响不无关系。“香港学生升学压力大,历史科目需要背诵很多‘死知识’,就比较得不到青睐。修读的人越来越少,势必导致历史观大打折扣。”范徐丽泰说,另一方面,香港学生对于国家发展现状的了解也很不够,受到不良传媒影响,片面认识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将缺点无限放大,对成就视而不见。

  范太表示,香港社会应多为青少年提供认识了解国家历史和现状的机会,“加强开展赴内地交流是个很好的做法”。但她也说,浮光掠影式的参访并不可取,“寓教于游”方为上策,“特别要鼓励香港青少年接触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国家外交政策、太空科技成就等”。

  “我建议多组织高质量的交流活动,并且注重后续的分享与信息资料更新。尽管对于组织者来说,工作量可能三倍于前,却最实际有效。”范徐丽泰说,相信通过锲而不舍的推动,香港青少年对国家的情感会更加贴近、更加紧密。(记者赵博)

【编辑:丁文蕾】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