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回归二十载 中央惠港挺港共创繁荣

2017年06月28日 16: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资料图)。刘关关 摄  

  中新社香港6月28日电 题:回归二十载 中央惠港挺港共创繁荣

  中新社记者 杨喆

  许俊辉是一位经营乐器生意的香港商人,他的办公室位于葵涌,每天早上到达那里,便要开始忙碌的一天。经营乐器20余年的他用流利的普通话告诉记者,回归后,港人在内地经商更加便利,得到更好的法律保障。他将生意拓展到内地,每天的工作比从前增加许多,很难得闲。

  许俊辉透露,目前他乐器生意的年营业额是约3000万港元,而在回归前,这个数字一直徘徊在几百万左右。“香港是个不能再小的市场,乐器又不是生活必需品,如果没有内地市场,如今的规模是不可想象的。”

  随着香港与内地经贸往来不断便利化,许俊辉这样受惠其中的港人不在少数,其背后,来自国家的支持是重要因素之一。回归20年来,中央惠港挺港不遗余力,既有“润物无声”,更不乏“雪中送炭”,成为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的重要源泉。

  香港回归不久,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受到严重威胁。中央政府很快宣布,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有此强大后盾,特区政府果断采取入市干预措施,维护了金融和社会的稳定。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香港再次在中央支持下共克时艰。

  1997年,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通过手机短信得知金融危机的消息,他用“傻掉了”形容自己当时的反应。如今回顾起危机过后的情景,他依然心有余悸:“我们能渡过难关是不容易的,由于有国家的支撑,才能共同击退‘大鳄’。如果没有一个大后盾,能否撑过,很难说。”

  2003年上半年,“非典”(SARS)疫情肆虐香港。中央政府及时伸出援手,无偿提供大批抗疫药品和器材;两地随后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促进双方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投资便利化;内地居民赴香港“自由行”政策也紧跟着实施。这些都为香港经济摆脱非典冲击、恢复增长注入了“强心剂”。

  非典期间,香港民众不敢上街购物。裕华国货董事长余国春回忆说,当时经营的门店也“空空荡荡”,直到中央出手,共渡难关。“在民众最需要的时候,中央给予了最大的支持,让大家重拾信心,带来人气。我们能感受到祖国的关爱。”

  此后,内地居民赴港“自由行”政策范围不断扩大,对香港四大经济支柱之一的旅游业起到巨大提振作用。1997年,内地访港人次为236万;到了2016年,这个数字达到4277万,是1997年时的约18倍。

  同时,通过不断补充和完善,CEPA及其一系列补充协议现已形成对香港较为系统的开放体系。按世贸组织标准,内地与香港在货物贸易领域已全面实现自由化;在服务贸易领域基本实现自由化;香港也持续成为内地最大的外资来源地和境外融资平台。

  金融业是香港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大力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在回归后得到巩固和提升。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以2004年为起点,历经人民币业务扩大、境内外机构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建立与“扩容”等关键节点,成果丰硕。继“沪港通”“深港通”开通之后,香港与内地“债券通”也于今年5月获批,香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得到强化。

  随着两地金融业互联互通加快推进,香港金融发展局主席查史美伦认为,两地的投资者可以相互到异地市场投资,投资者的投资产品多元化。“饼做大了,香港一定可以受惠。”

  实际上,国家的支持早已经融入到香港民众的生活。大亚湾核电站每年向香港供电量占全港电力总消耗的四分之一;香港的一些基本生活物资也主要由内地供应,香港市场95%的活猪、100%的活牛、33%的活鸡、100%的河鲜产品、90%的蔬菜、70%以上的面粉来自内地。

  青少年是香港的未来,中央始终关心他们的成长,尤其是他们的学业、就业、置业等。无论是内地蔚然成风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还是为港生提供的多项实习、夏令营计划,都为香港青年参与国家发展提供机会,为其未来个人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香港回归20年来,中央始终高度重视香港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充分发挥香港的作用,积极推动香港与内地交流合作;每当香港遇到困难和挑战,背后都可见到中央的大力支持,每当香港的发展受阻,国家往往都会为其注入新的动力。香港长和系主席李嘉诚曾表示,香港发展的最大优势就是有内地作靠山。

  随着国家高速发展,“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展现新的优势,也得到新的机遇。香港中联办主任张晓明日前接受采访时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人民币国际化、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城市群规划和建设,对香港来说都蕴藏着巨大商机。关键就看香港能不能有效对接,能不能善用香港所长,服务国家之需,从而在参与和助力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更大的发展。

  一些港商已经从中找寻到商机。香港长江制衣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永棋向记者透露,公司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今年准备在埃塞俄比亚投资设厂,实现纺纱、织布、制衣一条龙生产,把握商机的同时为当地带来大量就业机会。

  香港特区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认为,香港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在国家发展的大前提下找到新经济增长点。过去一段日子是这样,未来也是一样。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在提升港澳经济竞争力的同时,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随着未来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的落成,香港与内地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实现“共赢”。

  20年风雨,国家始终是香港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未来,在中央的持续支持下,相信香港定可继续融入祖国发展,与祖国同行,共创繁荣。(完)

【编辑:叶攀】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